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传承民族文化的血液

来源:大学生网报 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张庆斌

穿越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途径2600多公里,从东部沿海城市到秀美多彩贵州。初到贵州省,火车穿越山洞,白云点缀蓝天,爽朗的清风迎面而来,在这片多姿的土地上,孕育着多彩的民族,传承着独特的民族文化。


  走进贵州,要感触到苗族文化的精华所在,才不枉贵州之行,黔之大象,始于精粹。远离都市的喧闹,走进黔粹行,放缓心境,真真切切触摸到民族文化在生活中的艺术体现,原生材料、图腾元素、手工工艺,成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生活语言,塑造出生活中的情感依托,寄托着传承者的美好心愿。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蜡染、刺绣、银饰,糍粑、腊肉、长桌宴,苗寨、吊脚楼……传承了淳朴的民俗风情,蕴育着特有的苗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血液绚染了五彩的苗族服饰。




  初入黔粹行,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蜡染和银饰。在罗老师的讲解下,进一步了解苗族服饰文化,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苗族人佩戴银饰的美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多、重、大,而且配有精美的花纹,每件银饰的造型与意义也不尽相同,经过岁月的洗礼,苗族银饰与刺绣等工艺相结合,制造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穿越千年徐徐而来,蕴藏着远古的足音,美得不可名状,独具特色的蜡染是苗族服饰的另一种展现。在材质上,从麻布到真丝,在技巧上,古老元素与现代潮流相结合,在颜色上,从原始的藏青到斑斓的五彩,蜡染与现代生活相融,碰撞出民族文化的原生态美韵。黔粹行的罗老师深受苗族文化的熏陶,如数家珍般向我们讲述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绚丽多彩的服饰向我们展示了苗族人的聪明才智,极具民族特色的蜡染、刺绣,把古老图腾元素大量的运用在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等方面,将苗族悠远的历史衣着在身。在罗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在黔粹行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幅蜡染作品,用心体会到苗族服饰与古老图腾密不可分的联系。苗族经历五次大迁徙,银饰、蜡染、刺绣已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植根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史书。


  民族文化的血液烹饪出舌尖上的美味。



  来到贵州,谈及美味,腊肉、油茶、酸汤鱼、长桌宴……伴着香气而来。苗族的饮食文化不可抵挡,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苗族人多以稻米为食,稻米不仅作为苗族人的主食,也被制作成糍粑、凉粉、竹筒饭、油炸粑粑等不同风味的小吃。苗族饮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喜食酸,苗人身处大山之中,交通的不便利,以及四季分明的气候,使得他们发明出储存食物的方法便是腌制,吃不完的时令蔬菜和肉类,苗人会用坛子腌制起来,通常可以存储三五月甚至好几年。同样,热情好客的苗族人嗜酒,酒是苗家的必备。黔东南的“拦路酒”习俗更是具有特色,进入苗寨的宾客,在寨子门口,要饮下苗族同胞用牛角装着的酒,方才能进入寨子中。波波糖、苗王酥等风味小吃也尽显苗家风情。民族文化的血液流过祖祖辈辈的心田,智慧的结晶凝为舌尖上的美食一代代传承。


  民族文化的血液构造了独特的建筑。




  走进苗寨,山峰突兀,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人住楼上通风防潮,牲畜或其他杂物置于下层。吊脚楼无需一铁一钉,稳固山坡造福后代,筑基、备料、发墨、凿眼、起房等工序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千年之前,苗族祖先从黄河中下游逐渐迁徙,躲避战争祸乱进入西南山区。流淌着苗族文化的血液,远古图腾在这里发扬光大,翻开汗史典籍,扫去历历的尘埃,深深植根于苗族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书,演绎着苗族坚强的不朽传奇!


  

http://www.dxsbao.com/art/544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活动,吸引了许多同学的踊跃参与,大家以纸为舟、以币为砝……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古韵新绎·纸浆绘千年纸浆画手工活动圆满落幕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精心策划并主办的“古韵新绎·纸浆绘千年”在思学楼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吸引许多手工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大家齐聚一堂,用双手和创意赋予纸浆鲜活的生命力,共同绘制出……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妙笔绘醒狮,童心传非遗” 粤韵创艺活动圆满结束!

2025年3月22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馨艺手工协会和南粤文化交流社于3月22日下午在思学楼成功举办了“妙笔绘醒狮,童心传非遗”粤韵创艺——醒狮石膏娃娃涂色活动,……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馨艺手工协会粤韵创艺活动来袭

本次粤韵创艺醒狮石膏娃娃涂色活动活动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南粤文化交流社共同举办,活动现场将为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供各式各样的醒狮石膏娃娃和缤纷颜料,无论你是绘画高手还是涂色小白……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扭扭棒舞,圣诞饰趣”手工活动圆满落幕,共庆佳节传递温暖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举办的“扭扭棒舞,圣诞饰趣”主题手工活动顺利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扭扭棒这一简单而富有创意的材料,结合圣诞元素,为热爱手工的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瑰宝—竹彩结韵游园会”圆满结束

近日,馨艺手工协会携手经管院青志协,在西南石油大学一食堂成功举办了“非遗瑰宝—竹彩结韵游园会”传统手工活动。此次活动包含了手工扎染、竹编风铃以及手工中国结三项手工艺品的制作…… 高熙矞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阳光电力叶县风俗调研
结束了在郑州热电厂的实践我们踏上了到叶县实践的征程。在路上我们会想象着叶县的风貌,大家有各种猜测,在网上查询了一下了解了一点,但是身临其境是有另一番感受的。一路上在车窗外看到的都是一片碧绿的景象, …
青春电力行团队社会实践叶县之行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7月3号我们从郑州到叶县的燕山水库做社会实践,途中遇到不少热情的叶县人,他们都很乐意给我们指路,有时候他们的语言我们听不太懂,但是他们会重复很多遍直到我们知道在哪。这个地方能让 …
爱水,在心中
爱水,天鹅湖 爱水,是我们水动力的宗旨,同样也是我们的动力。保护水资源之行,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三门峡,三门峡拥有天下第一关--函谷关,市区有美丽的天鹅湖,哪里风景秀 …
道阻且长非无径,征程相携岂需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知水防汛,治水抗旱”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即将迎着初升的朝阳,迈出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步。经过昨晚团队成员的准备与分工,我们更加了解了我们的任务与目标,队员们怀着对水利 …
临古城,净心灵
叶县也是古代的昆阳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昆阳古城增添了无穷魅力,叶县名人荟萃,风景如画。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的诗句盛赞叶县优美风景。漫步澧水,是唐诗宋词 …
叶县乡土风情
叶县为中国岩盐之都、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河南省十大古城之一、闻名世界的中原侨乡。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黄淮平原与伏牛山余脉结合部,隶属于平顶山市。叶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商 …
叶县风俗风土人情
2017年7月3日,我们在前一天结束了对热电厂及其周边环境的调查之后,决定前往下一个参观调查地点——燕山水库。叶县矿产资源丰富,以盐为最,展布面积400平方公里,储量3300亿吨,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被国家矿 …
迎朝启程,路在脚下
“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六有’青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知水防汛,治水抗旱”暑期实践队将践行“一带一路”的国策,致力于把“防汛抗旱”的思想广泛根植于人们心中。团队成员对本次实践充满着热情,都 …
叶县风土人情相关问题
结束了热点厂的参观,我们决定去下一个地点:燕山水库。因为燕山水库在叶县,所以我们要先从郑州出发,到达叶县。叶县年入境水平均总量为13 8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4 9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1 99亿立方米, …
山东大学控制学院RunningElevator社会调研团赴济南市泺源街道科技街社区进行采访调研
2017年7月31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Running Elevator社会调研团在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集结,赴济南市泺源街道科技街社区进行采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