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黄金道—大运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古往今来,中国的大运河始终承载着互联互通、拉近时空、共享资源的美好期待,人员、商品、文化、信息的流动拆除了地域的藩篱,拉近了人心的距离,为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了欧亚大陆,形成了一条商贸通道,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东非、欧洲等地的交流,而中国大运河则是将这两条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南北通达的黄金水道,从而产生了以互联互通、合作共享为内核的“商路精神”,增进各国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协作,推动区域共享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大运河带动沿岸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崛起。中国大运河串联起了中国历史七大古都,促进大范围内的资源和物产调配。货物的运输使得两岸地区的商贸发展蒸蒸日上,两岸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城市的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例如,唐代都城长安处于运河终极,发展极为繁荣;济宁是南北物资交流集散地;江北扬州贸易繁荣、交通发达;苏州处于中心位置,杭州处于起运点,都是当时较为富庶的城市。正是因为大运河,让不同区域间的经济更好地交流,才崛起了那么多繁华的城市。
大运河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运河两岸经济的繁荣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了运河区域南北文化、东西文化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沟通交流之中形成文化大融合。自古以来“统治者追求“大一统”,而文化的融合弱化文化冲突,增强了文化包容性,形成了兼容并包、包容开放的精神底蕴,也促进了文化“大一统”。
此外,大运河使得文学艺术得到了广泛传播。文学艺术的传播消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京剧的形成便是典型的例子。京剧形成吸收了昆曲、秦腔、民间曲调等,后来又通过大运河传播至运河两岸的其他地区,在交流碰撞中发展。并且,两岸人民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也在交流碰撞中相互影响,磨合之中,形成了相通的伦理道德和情感性格。康熙时期组织编纂《全唐诗》,收集沿岸资料;纪晓岚将河北风情讲给闽人听…
人们在这样南北文化交融之中形成了共识。
大运河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促进不同经济、政治的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现如今习近平书记所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也是在商贸繁荣促进人员流动,人员流动促进文化交汇,文化交汇中促进感情的交流,最后才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http://www.dxsbao.com/art/5463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