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既有出自宫廷、有“金枝玉叶”之称的牡丹燕菜,也有在民间广受欢迎的锅贴;既有历史长达1900多年的长寿鱼,也有近几年硬气的烧鸡。但是,说到洛阳的饮食文化,其中,必须要了解的一定是洛阳的汤食文化。
“清晨一碗汤,神仙都不当;不喝牛肉汤,不算到洛阳。”汤在洛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世代相传,情深意厚,堪称为汉唐遗风。洛阳的汤种类繁多,有牛肉汤、羊肉汤、不翻汤、丸子汤、豆腐汤等等。这些汤不仅是一种食物,而是代表一种精神,代表着一种文化,这种精神在一代代洛阳人身上传承,这种文化在这一代代洛阳人手中发扬。在了解这种文化之余,品味这些各式各样的汤品,让你的口腔味蕾迸发新的灵感——遍寻世间美味之道。
洛阳人见面不问“吃了吗?”,而是问“喝汤了吗?”,在洛阳,不管是早饭,午饭,还是晚饭,都能问一句“喝汤了吗?”洛阳人喝汤,最喜欢端着碗蹲着喝,手里端的碗,也不是什么玻璃碗,不锈钢碗,而是那种又厚又重的碗。这样的碗,配上洛阳人的喝汤习惯,那才是美味,那才是舒坦。
在民间,受欢迎的不仅有洛阳的汤,还有洛阳的面。洛阳的面最广为熟知的便是浆面条。民谚说:河南府有三宝,孟津梨、灵宝枣、洛阳城里浆面条。浆面条也称浆饭,在洛阳历史悠久,妇孺皆知,老少爱吃,老洛阳人基本上都会做。
关于浆面条,还有这样一个来历:相传,刘秀被王莽追杀,在逃亡途中数日没有进食,行至洛阳附近,向一户人家讨食。主人家贫,把家中仅有的干面条、烂菜叶放入酸绿豆浆水做成饭,刘秀竟吃得津津有味。好的浆面条,面条筋道而不断,汤浓而不糊,味香而微酸,洛阳人独好这一口。
http://www.dxsbao.com/art/5496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