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中的山水精神——以谢灵运的山水情怀为例

来源:安徽外国语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作者:张萍

摘要钱钟书先生说过:山水原是不得志者的发现,“达官失意,窃士失职,乃倡幽寻胜赏。”山水诗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由对政治的失望转向对山水本身纯粹的赞美,山水诗是对自然山水本能的欣赏的觉醒。山水诗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然而山水诗的真正发展却是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么山水诗因何在魏晋时期发展到巅峰,以及这一时期的山水诗歌蕴含哪些精神,这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山水诗、魏晋山水精神、谢灵运山水情怀

绪论

谈及魏晋时期最突出的审美文化首先必然会是山水文化,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山水精神,目前并没有专著或论文进行过系统论述。但是作为山水诗歌发展的高潮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山水诗派的开创时期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所蕴含的山水精神无疑是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的。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大背景的研究,以及透过谢灵运的山水情怀来挖掘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当中蕴含的山水精神。魏晋时期,玄学之风的盛行,注定了山水诗歌与玄言的密不可分。再加上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上有“真假隐士”之说,这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特有的内涵。因此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解释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山水精神。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山水精神

(一)山水诗的前身及发展

关于山水诗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写道:“或喻诸心性德行,如《山》、《川》之《颂》;未尝玩物审美。”,就是借助山水来展示个人的心性、品行,或讲述人生哲思 。如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借助水的流逝来表达时间是不可复的,要珍惜时间,再如荀子说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是通过对水的描写告诫世人在学习中积累的作用。除此之外,先秦文学如《诗经》、《离骚》中也出现了自然山水的踪迹,例如《诗经》中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彼泽之陂,有浦有荷。”屈原的《九歌 涉江》中也有:“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虽然这些作品的出发点不是出于对自然山水的直接的审美表达,但这些作品中是切切实实地蕴含着山水之景。到了汉代,山水诗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诗文之及山水者,始则陈其形式产品,如《京》、《都》之《赋》。”,就是说汉赋中说的山水因素逐渐增多。但是这一时期,山水还只是一个凭借物,有些诗人如张衡的《归田赋》中说;“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本义是说正值二月初春,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百草欣欣向荣。单看是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写出来诗人游览山林的欢乐,但是纵观《归田赋》全文这篇文章同时也隐喻诗人的自戒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山水诗还并没有成为一个系统的文学题材。然后是“继乃山水依傍田园,若茑萝之施松柏,其趣明而未融。”这一时期山水诗依靠着田园诗出现了,这种借助于田园诗而非独立形态。最后“终则附庸蔚成大国,殆在东晋乎。”就是说,山水诗独立发展时期大约在东晋,这一时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山水诗人,如谢灵运、鲍照、谢眺等等。尤其是被誉为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他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至此,山水诗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题材。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盛行的背景和原因

在桓玄之乱期间,有大批的宗族与世家开始南迁。据《晋书》记载,当时至少有七十多家宗族世家在此期间举家南迁。在此之前的政权历代王朝的政治中心大都在北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原地区。在这次政权南渡之后,人们渐渐适应了江南的生活,开始将在北方积累的先进的农耕技术运用到江南的建设中来,南方地区逐渐繁荣,与此同时,处于北方战乱中的百姓看了南方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举家南迁。在这些南迁者中的世家子弟和知识分子慢慢地接触到了南方秀美的山水之景,在这种生活之下游山玩水成了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对山水的描写也就日益增多了。

1 隐逸思想的盛行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文人都有一个不谋而合的想法——致仕。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出现过短暂统一阶段,其它时期大多为南北对峙或几个政权分治情况。政权的迅速更迭,加剧了当时的政治黑暗,政权更迭之间,许多文人志士也随之陨落。严酷血腥的现实,导致期望进入仕途的士人望而却步。这些想要进入仕途却又对黑暗现实无能为力的文人,开始选择逃避现实,归隐山林。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之风的兴盛,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更对士人心理造成了一系列影响。

2经济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比较动荡,形势很不稳定,但由于当时北方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尤其是政权南渡之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经验以及大量劳动力。当时江南地区迅速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的局面。再加上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兴修水利,冶炼技术、商业发展促进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同时,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也很繁荣,例如南方生产的青瓷器、蜀地出产的锦缎。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这一时期的山水诗才兴盛起来。

3 诗人的出身

魏晋南北朝盛行士族制度,士族庄园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士族地主广占田地,封山占水,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大官僚地主阶层拥有豪华的庄园,而且往往包含一些山林川泽,因此这些出生于世家大族的文人具有一定的满足他们进行山水创作的经济基础与现实条件以及大量的时间。比如山水大家谢灵运,他的一首《山居赋》,虽然这是一座谢家祖上遗留的旧宅子,但是我们也能看到这座就旧宅子背后的繁华。还有西晋的石崇曾经修了一座金谷园,园内山水景物应有尽有,繁华至极。在这里我们足以见出身的阶级影对山水诗的影响。当然,低阶层的人也有写出好山水诗的,如梁代吴均的诗写得就不错,但那毕竟是少有的现象。

(三)魏晋时期山水诗歌蕴含的精神

1 玄学与山水

玄学是魏晋时期盛行于世家贵族和知识分子之间的一种新的学术思潮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主的一种哲学思潮,在它的影响下,西晋末年,诗坛上开始流行“寄言上德,托意玄珠”(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世称“玄言诗”。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孙绰、嵇康。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谈论哲理。玄言诗中有一些以描写景物为主,或主要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如孙绰的《秋日》,写仲秋山林萧条的景象,抒发了自己游于山林的感慨。其中大量自然景物的描写,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促进或催化的作用。与其说催化作用,不如说是分化,最初人们大都是借写山水说玄理,因此间接地促成了山水诗的兴起。即使是我们说的山水诗派的创始人谢灵运,他的山水诗歌中除了对自然山水的纯粹描写之外,也附着着玄言的因素。尤其在刘宋时期玄学一度成为了当时所谓的官学。于是一些出身于士族阶层的知识分子们,开始肆无忌惮的追求玄学。他们终日谈玄悟佛,相互切磋,以致成为时尚。无论是士族子弟抑或是寒门子弟,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文学创作几乎都与玄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反应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在文学中注入了大量的玄学因素。

2 真假隐士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到思想传入中原,冲击力儒家思想,当时的思想界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并立。当时道教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很大,老庄思想盛行,老庄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这再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政局动荡,政权急剧更迭,传统的儒家倡导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也深深地烙印在文人心中,因此很多文人都徘徊在积极入世与消极归隐之间犹豫不决。这一特有的特点使得魏晋时期的士人们走向山水自然,推进了这一时期的山水精神的发展。然而,对于魏晋时期最突出的审美文化特点——山水精神,目前并没有专著或论文进行过系统论述。在我自己的视角来看,这一时期的主要山水精神的另一个表现是真隐士与假隐士。上文中所提到的魏晋时期的很多文人都徘徊在积极入世与消极归隐之间犹豫不决。这一时期的隐士集团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抱有进步的政治理想,但因为看不惯现实,所以不做官了,如嵇康,他在《郭遐叔赠五首》其三中展示了自己下定决心选择出世之路的内心思考过程。与之对立的则是假隐士,这类人一般是根本无法进入官场,获得名利,所以暂时隐居,以待征辟,或者故意隐居一下,以隐待仕,希望能得到明主的赏识出仕,然后获得功名,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当时的社会有这样一种病态的追求:凡是隐居山林的隐士,都颇负盛名,而后会被统治者聘用。这种风气流行久了,人们就把隐居视为清高的举动。这种真假隐士的现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有的山水精神。当然,也有人看到官场的险恶,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退隐或不愿退隐。

三谢灵运的山水情怀

(一)谢灵运具有山水情怀的原因

1 外部因素——社会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庄园经济的发展,建造属于自己家族的大规模庄园成了士族中的风气。这些大庄园往往依山傍水,奇花异草自然风景秀丽,在建造的同时,又修葺亭台楼阁,收藏奇珍异宝。这为部分山水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现实基础。魏晋时期玄学较为盛行,对隐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玄学盛行对隐逸最大的影响体现在改观了人们对隐逸行为的认识,打消了不少人在隐逸方面的顾虑,一时间,隐逸之风盛行。由于当时不安宁的社会环境,这一时期有抱负的文人,即使是士族子弟也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他们中的多数人选择求仙问道,游山玩水,甚至归隐山林,来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不满。这一时期,也是山水诗歌创作的高潮阶段。

1 内部因素——家庭及个人

(1)家族影响

谢灵运出身于百年望族谢氏家族,其曾祖父谢安与祖父谢玄因在淝水之战立下军功,因此谢家一日同门封四公,当时有着无上的殊荣。公元385年,谢灵运出生了。谢灵运从小就有着强烈的门第优越感,家族的辉煌成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当时谢氏子弟中,谢灵运作为谢玄的嫡亲孙子,在人才辈出的谢氏家族中仍是佼佼者,因此不仅谢家长辈对他寄予了一定的厚望,他自己也是以重振家族风范为己任。

(2)人格与天赋

与其他文人不同,谢灵运有一个独特的人生经历。传统的封建思想中有一种说法叫“贵命难养”,谢家也不例外,因此谢灵运从小就被寄养在外,以避灾祸,直至十五岁方还都。作为当时的贵族世家,被寄养在道观的谢灵运从小就被呵护关怀着长大,直到十五岁,谢灵运回到京城建邺,这时谢灵运已经表现出了极高的才华,十八岁就被封为康乐公。祖父谢玄极其看重他,《晋书》中记载;“(谢玄)子瑍嗣,秘书郎,早卒。子灵运嗣。瑍少不惠,而灵运文藻艳逸,玄尝称曰:“我尚生瑍,瑍那得生灵运!”出身高门的自豪感与优越感以及特殊的童年经历深深影响了谢灵运的性格特征,这一点在他的诗文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正是因为他自视甚高、恃才傲物的性格,这使得他在入仕以后虽然表面上也曾歌功颂德,与刘宋统治者虚与委蛇,但其内心深处却看重追求自我的精神。《宋书 谢灵运传》中记载“灵运意不平,多称疾不朝直。穿池植暖,中竹树堇,驱课公役,五复期度,出郭游行…”。谢灵运经常装病,不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只经营自己的园林或者到城外游玩,完全不尊重自己官位的责任。并且“既无表闻,又不情急。”,既没有处理朝廷的公务,也没有解决好百姓的需求。这自然会引起当政者的反感与惩罚,最终宋文帝刘义隆下诏处死了谢灵运。

(二)谢灵运的山水情怀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1 玄理和情感

谢灵运诗歌从整体结构而言,往往先作出游,次写见闻,末尾谈玄说理,整体上呈现一种记游——写景——悟理的形式。他也喜欢借山水以化其心中郁结,尾句常有当时“玄学”意味。《宋书·谢灵运传》云:“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这里的“博览群书”,很多学者大都认为所指应主要为一些儒学(含两汉经学)书籍,则其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乃甚明。所以,有学者认为:“(谢灵运)善于运用经语以入之诗而略无经师迂陈之迹,为古今诗人所莫及……灵运于经学非独精通,且实博练,而其根本思想直承儒家。”如《赠安成诗》其七中说:“用舍谁阶,宾名相传。”,其中“宾名”一词下,有谢灵运的一条自注:“宾名,义皆出于庄周。《庄子·逍遥游》中也确有“名者实之宾也。”《入道至人赋》中有“爱有名外之至人,乃人道而馆真”,其中“至人”一次,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些诗歌都深受玄学影响。

2 独特的审美——奇山异水

谢灵运山水诗的山水情怀体现在奇山异水的山水之美上,谢灵运的审美不偏向于普通自然山水,更倾向于表游览山水时所见的罕见的深山大壑,他诗中的山多险峻连绵,谷则多幽深难觅。从以下两首诗中,可以论证。

《晚出西射堂诗》

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节往戚不浅,感来念已深。

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

(本诗作于422年,当时谢灵运外放于永嘉,此时正值深秋,诗人遭受排挤被贬谪到偏僻荒凉之地,内心愁苦烦闷。)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本诗作于公元425年,正值夏季,写了诗人沿着溪水而行的所见所为所想。)

这一山一水的描写,可以看出谢灵运笔下的山之料峭挺拔,水之浩荡汹涌,正可以看出谢灵运对新奇之景、独特之景的偏爱。

3 缺失的追寻——爱与孤独

提到谢灵运,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恃才傲物,自视甚高,家境优渥,事实上也是,谢灵运十八岁就被封为康乐公,继承了谢家祖上的家产以及数百名家仆,这份尊荣在当时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这个世家大族的荣誉或许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反而成为他这一生枷锁。前面我们说到的谢灵运的独特的童年经历,据史书记载,他的父亲谢瑍在他出生旬日,也就是十日之后就去世了,在《晋书》中,也没有对谢瑍这一族的其他孩子的记载,所以谢灵运可能是没有同父亲兄弟的。对古代的世家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因为古人讲究家族传承,尤其像谢灵运这种世家大族来说,后代的传承最为重要。古代幼子夭折是常有的事情,再加上当时古代“贵命难养”传统理念,于是从小就被寄养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观中,十五岁才返回谢家,他的小名客儿也来源于此。钟嵘的《诗品》中记载:“…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于是谢灵运就在钱塘道观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谢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我们可以猜测被寄养在道观的谢灵运肯定是道观的座上宾,被敬而远之的,就算他犯下了错误,也没有会教训他,但是这种宽容是爱吗?我更倾向于把这种关怀是出于对上位者的敬畏,并不是对谢灵运自身的爱。哪怕是后来回到了谢家,这份缺失的爱也是无法弥补的。因此这种少年时期爱的缺失与孤独,也是谢灵运自视甚高的内心映照,他通过向外的宣泄,来弥补内在的空虚。

《过始宁墅》

束发怀耿介,逐物遂推迁。违志似如昨,二纪及兹年。

缁磷谢清旷,疲薾惭贞坚。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葺宇临回江,筑观基曾巅。挥手告乡曲,三载期旋归,

且为树枌槚,无令孤愿言。

这首诗作于公元422年,当时诗人被贬永嘉,因此诗人除在诗中描绘始宁别墅的秀美风光之外,也不免表达了自己的的愤懑之情。但是仔细品读在始终我们也能够看出诗人的孤独之感,如“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写诗人一遍行走一边观赏风景,但是走着走着感到前面好像已经山穷水尽了,这种山穷水尽的背后除了与其说仕途的失望,不如说是一种爱的缺失,是一种无人陪伴,无人相与的孤独感。

还有在《岁暮》中诗人说“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说这世上没有永久的事物,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亡。这些悲观的思绪都能折射出诗人背后的不开心、不快乐。

四山水诗的意义与延续

山水诗的出现标志着在于自然山水有了独立的意义,而不单单是文学作品中的附属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创作,提供了新的题材。在此之前,诗歌创作一直都受到了政治以及个人理想的限制以及影响,具有明显的抒情倾向,而山水诗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个现象,使得诗歌描写的对象具有了纯粹的美感,不再是个附属品,诗歌也得以与山水结合、抒发个人情意。如果说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人,那谢眺就是将山水诗发展到了成熟。谢灵运的山水诗注重对山水本身的直观描绘,虽精工却不免乏味,但是到了谢眺这里,才真正开始将情感带入到诗歌之中,他的诗歌充满了真挚细腻的情感,并且山水诗也是从谢眺开始,山水诗摆脱了玄学的影响。山水诗发展的另一个高潮阶段在唐朝,这一时期的主要继承人有王维和孟浩然。王孟从谢眺手中接过了山水诗,并将其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唐朝时期的山水诗可以说是完全兼备了骨血。

五结论

本篇论文从魏晋南北朝大背景的出发,以及透过谢灵运的山水情怀来挖掘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当中蕴含的山水精神。彼时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中华文明最黑暗的时期,除西晋有过一段时期的相对统一与安宁,其余时间基本是战火连天,生灵涂灭。尤其是当时所推行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但是由于政权的迅速更迭,即使是当时的一些世家贵族,也无法显示自己的政治抱负。可以说正是这一大背景造就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的一切事物。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大背景以及作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的分析来看,读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山水精神有一个内涵,一是表现在诗歌创作上,诗歌与玄理密不可分,二是表现上士人身上,有“真假隐士”。这是读者本篇研究的结果。

参考文献

钱钟书:《管锥编》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四十九

http://www.dxsbao.com/art/5544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记,与黄河红色文化紧密…… “豫河红传”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豫河红传”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书香满园 志愿同行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寻杏坛校…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

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

在这个并不算寒冷的冬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一群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寒假期间集结起来,一起走进了当地的敬老院…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

乡情民情考察

返家乡乡情民情考察近日,一群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家乡大余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情民情考察活动。他们深入乡村、社…

最新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廉洁文化社2022-2023学年“5·10廉洁诚信周” 之廉洁书评活动圆满结束
一身正气立身从教,两袖清风以德育人。为推动清廉师大建设,营造校园廉洁书香氛围,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廉洁文化社于5月7日至5月13日在线上开展了以“书香溢校园,廉洁沁人心”为主题的“5·10廉洁诚信周”之廉洁…
植物拓印展风采,镌刻自然好时光|生命科学学院开展 植物拓印活动
植物拓印展风采,镌刻自然好时光|生命科学学院开展植物拓印活动5月16日下午,为拉进同学们与大自然的距离,感受非遗技艺“拓印”的魅力。生命科学学院于事务发展中心二楼博学谷开展“植物拓印展风采,镌刻自…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演绎配音秀 为热爱赋声
本网讯(通讯员李钰昌)5月15日,我院与化工学院在北园青春剧场联合举办的化学与化工学院第二届配音秀比赛顺利完成。出席活动的嘉宾有化工学院专职辅导员玛依努尔,2022级本科辅导员易早月,团委秘书长郭信宏…
公管院在第十八届太极拳比赛中获团体三等奖
(通讯员陈彦羽)5月13日在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第十八届太极拳比赛中,公共管理学院作为参赛队伍进行了太极拳的团体展示,并以8.86分的成绩获得团体三等奖。公管院队伍于第十三位上场表演,以一段优美兼具力量的…
《孙子从美国来》中美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中的文化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导演曲江涛的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讲述的就是皮影戏艺人老杨头和他的洋孙子布鲁克斯之间…
再现真实,再现生活 ——安妮 •埃尔两部自传体小说
摘要: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文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应。文学作品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必须要从生活出发,深入生活。安妮•埃尔诺的两部自传体小说《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很…
公管院晨艺协会“悦读图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通讯员刘师佳全春蓉刘若宜)为了打开孩子视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提高道德素养,让良好的道德品质根植于孩子心灵,公共管理学院晨艺协会协办“悦读图书分享会”,5月14日下午2时在长沙市岳麓区图书馆举办…
紧绷保密之弦,共筑安全之盾 ——教师教育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二班开展保密主题团日活动
保密无小事,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切实筑牢保密防线.5月4日晚20:30,教师教育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二、六班团支部于文科楼405开展“紧绷保密之弦…
诵声+音符,文艺值满分!|槐序林籁诵悠远,莹壶冰心青衿铭 ——教师教育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倡导和开展全面阅读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4月21日,教师教育学院2022…
“烧烤日常,化学相伴”活动准备会议
5月,淄博烧烤节!烧出人情,烤出科学。浩宇化学社于2023年5月14日晚9:00至10:00在西校区十三号教学楼405室召开了“烧烤日常,化学相伴”活动准备会议。部长袁晓齐及干事们参加了此次会议,活动负责人刘凯乐进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