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话题“微信文字讨好症”空降微博热搜榜。这一词汇并非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而是源于去年9月脱口秀演员杨蒙恩的一条微博动态,“你们有没有‘微信文字讨好症’,比如我会把‘来了’改成‘来啦’,好给阅读者一种我欢快积极蹦蹦跳跳地回答他的错觉。”时隔一年再次引发讨论而热度不减,这种线上聊天的习惯俨然已经构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
而这一次,比起共鸣,更多是反对和抵触的声音。网友们对于一上微博和小红书就被“确诊”了的遭遇感到莫名其妙,有的指出“工作需要就用”,有的说“并不觉得是在讨好,只是不希望对方误会我的语气,给冰冷的文字加些温度罢了”,有网友更是飒爽直言“不是文字讨好症,是我本人的本色”,与这一标签清晰划开距离。
首先,从根本上来讲“文字讨好症”是线上交流发展顺其自然的结果。文字和语言截然不同,语言是带有个人主观情绪的表达方式,它是直接的,快速的,生动的。通过说话人的语调,表情,身体手势我们可以迅速且较为准确地理解到说话人所要表达的含义。而单看文字,特别是线上聊天中的文字,比如回复“好”,“收到”等短小简单的词语,有时难免会让部分聊天对象产生一种“你很冷漠”的错觉。所以为避免没有必要的错觉,努力表达出我们的善意,给予聊天对象最大的尊重,“文字讨好症”伴随着互联网+诞生了。
在用社交软件跟人文字聊天时,加各种亲昵语气词的行为,常见的形式诸如“…呢”,“…呀”,“~”,并且搭配可爱表情包收尾,以表示自己回复时积极、热情、友好的态度。这一行为在不同的场景下分化出了不同的效用,譬如在工作场合沟通时和气“好办事”,在与陌生人社交时拉近距离,在请教前辈或师长时表达感谢和谦和,也有网友表示自己在亲密关系中非常乐于使用这种说话的方式,增加言语的温度和亲昵感。
至此,所谓的“文字讨好症”已经很难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讨好”,它更像是一种对姿态的宣告,也像是互联网通用的社交礼仪。就像网球运动员下场前要在网前握手,击剑运动员开打前要用剑敬礼,互联网上的交流,哪怕线下情绪很差,也要表现得体面。
事实上,“讨好体”并不是新现象,而是“古已有之”,如谦辞,敬语等。这已经说明人们希望用更加准确和妥帖的方式表达与交流。所以与其说这是一种“讨好体”,不如说这是一种“友好体”。“文字讨好症”只是在互联网文化下,人们友好交流的衍生。
但我们也要警惕,交流的真正目的是意图与意图的交换,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文字只是交流的媒介之一。“讨好体”并没有转移社交的主动权,我们依然掌握“表达真实意愿”的权利。同时,它也不具有强制性,如果我们真的厌倦这种所谓的“讨好”,当然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与人交流,只要在线上交流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即可,保持真诚,才是人与人交流的意义。
http://www.dxsbao.com/art/5556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