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校信息安全教育具体内容未能体系化。高校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体系化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必须掌握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信息网络时代,信息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知识和防控技术、信息安全伦理道德、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三个方面。再者,信息安全意识涵盖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和国家信息安全意识两个层面。目前高校在对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过程中偏重于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而忽视了国家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和防诈骗意识比较薄弱,网络信息识别能力较差。由于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通过智能手机.iPad上的各种软件能随时随地和网络世界连接。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量,很多大学生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照片晒存微博、微信朋方圈卜。另外一些社交软件和购物软件都需要注册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也因此被泄露。网络上鱼龙混杂,隔着电脑屏幕,很难分清网络对面的人是好是坏。大学生对和自己聊得来的人有很强的信任度,不仅告诉了对方自己的真实信息,有些甚至还发展成为网恋,对这些网友的防范意识很低,易上当受骗。另外,受到网络上不法分子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不良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产生失衡。
http://www.dxsbao.com/art/556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