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李丽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鲁迅先生说:从来如此,便对吗?生活中的我们懒于思考,随大流,以为只要大家一起做就没错,就算错了,也有人一起承担责任,因为大多数的我们都这样想这样做,所以大多数的我们都在渴望实现梦想的起点幻想着,在不满足的平庸生活里挣扎着。

谁说没有成功就没有幸福和美好,谁说快乐时一定要鲜衣怒马、意气风发呢,平凡的生活里只要内心充盈一样可以体会到无上的欢喜。

成功并不是目标,成长才是目标,每一个最终成功的人都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不知觉的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没有成长的成功最终只会“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人生苦难重重,每个人在苦难中沉沦或者成长,慢慢地苦难打到了一些人,苦难也成就了一些人。总有人在相同的苦难中活出两种判若云泥的人生,原来人生可以自由选择,原来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者,原来只要坚定信念的想去改变,即使不会百分百的成功,也一定会充实而幸福的成长着。

我们都期待、渴望自律的人生,对自律的人来说自律就是自由,是幸福的。对大多数被自律吓到的人来说,自律是痛苦的代名词。有的人在一些方面自律,另一些方面不自律,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其实自律就是一个人的成熟度体现,你越是心智成熟,越知道自己这一刻下一刻要干什么,不会随心所欲的拖延下去,不会被生活追赶着前进,而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自己带领着自己坚定前行。

如何让自己成熟,如何变得自律呢?首先要学会承担责任,你知道你自己的苦、你的不愉快和满腹牢骚全是自己所选,与他人无关。富兰克林说: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但是很少有人有这种智慧,面对问题时,把它看作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勇气的机会,如果我们能为解决问题不断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其次就是理解真正的爱。爱的话题很博大,从古至今的人都很难说清,但真爱不是欲望,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想想你对另一半的爱、对孩子的爱、对父母的爱,是控制、屈从等不完美的爱,还是让人深处其中感受到能量的爱呢?

对于世界上科学难以解释的事情我们成为奇迹,世界上每天都有奇迹出现,我相信这是上帝的恩典,当尽人事之后,总会被上天宠爱,谁会忍心辜负一颗热烈又纯净的灵魂呢?相信这世上冥冥之中有一套神秘机制,让努力行动又心存信仰的人安然渡过难关。

少有人走的路并不难走,很多人走的路才会听见叹息和抱怨。愿我们一起敞开心灵和头脑,勇敢做出少有人做但是正确的事,你知道吗?在人少的路上行走,一切的美景看的多么清晰。

http://www.dxsbao.com/art/5566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以行促明雅,以净流芳馨” 宿舍清洁活动
6月22日,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加强毕业生感恩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以行促明雅,以净流芳馨”宿舍清洁活动。活动中,毕业生们分工合作、认真清扫,扫除地面角落的污垢、清除窗…
我为同学做实事|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员积极投入 毕业生宿舍卫生清理工作
6月22日,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帮助毕业生文明离校,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员积极投入毕业生宿舍卫生清理工作。学生党员以小组为单位深入毕业生寝室,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服从…
红色古厝“说”党史|品重柱石映春秋 马江之畔薪火传——潮江楼的红色印记
福州古厝不仅是砖瓦木石砌成的文化之书,书写着闽都的旧史新章,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汇聚起的精神高塔,传承着共产党员的红色血脉。在有福之州这片红色热土上,在历经百年风雨的古厝里,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
品重柱石,丰碑永存——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红厝弘福”实践队赴潮江楼开展实地调研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强红色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6月19日,我院红厝弘福实践队前往福州市马…
管理学院石榴籽工作室最美辅导员线上会议
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引导宿院学子做传承新时代火种的青年,管理学院于2023年6月18日下午2时20分在系办石榴籽办公室召开最美辅导员线上会议。参与本次…
“一朝师生情终缅于怀,学子闯天下母校静候佳音”管理学院毕业生送别活动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时光荏苒,青春散场。少年的梦启于炽热的夏天,载着希冀的梦想,奔赴热烈的远方。于无声的盛夏,与青春落幕做一个盛大的告别。宿迁学院管理学院于2023年6月20日中午11时20分在学生…
蔚然成风做表率——管理学院党员先锋论坛
为更好帮助大二、大三学生明确未来目标、了解三考内容。宿迁学院管理学院于2023年6月19日下午2时30分,在老图报告厅开展蔚然成风做表率——大学生党员先锋论坛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有管理学院辅导员张艳花老师…
“端午话资助,筑梦在路上”——河海学子送资助政策进社区
“端午话资助,筑梦在路上”——河海学子送资助政策进社区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进一步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加深广大家长和学生对国家资助体系的了解,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圆“大学梦”,2023年6月21…
赴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生产实习总结
作为一名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大四的学生,我有幸来到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创建于1963年,曾隶属于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农业厅。研究院紧紧围绕…
撕下禁毒防艾标语,我为禁毒防艾代言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创新时代禁毒工作新局面,同时普及艾滋病安全健康知识,呼吁人们防艾不防爱。于是在2023年6月22日,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的守望相助实践队在厦门市集美区十里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