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历史悠久,素有药都之称。为了解禹州浓厚的药业发展历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发展“禹”复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著名的中华药城前来参观。
中华药城市场规模宏大,共十四条街。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了人大代表兼政协委员的街长家,街长热情向我们介绍了药材发展的历史。据说,自朱元璋时期,人们便会将各种药材按一定比例炮制。俗话说“药材不经炮制就是草”,禹州之所以能够成为药都,离不开禹州人民高超的炮制技术。街长以生动形象的例子向我们实践队员介绍了不同药材因产地不同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东北人参,生长在东北需要耗费数年才能成长为很小的植株,而生长在河南则需要很短的时间便能长大,但这样的人参不仅没有药性,还会有毒性。随后,我们来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中药馆,据了解,老人虽然仅仅是小学学历,却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高级中药炮制师。在了解我们实践队的来意后,老先生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各种药材的疗效区别,同时,还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勤做笔记、勤写。在最后时,老先生还向我们推荐了《中药大辞典》等关于中药的书籍。这位老先生的介绍让每个实践队员都收获颇多,同时我们也被老先生的学习精神所感动,真正是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让人敬佩。可以想象,就是这种学习的精神让禹州成为了最会炮制中药的“药都”。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经济发展优势上,禹州可以说是先行者。现如今,药都这个标签俨然已被大众熟知,以药文化带动“药都”经济发展,是禹州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经济与文化的巧妙结合,互补互利的方式值得借鉴。
http://www.dxsbao.com/art/563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