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由孔子创立,经过孟子、荀子等人的继承,于先秦时期就已发展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后经儒学大师们的推崇,自汉代起成为官方哲学,宣扬以道德教化、爱人惠民为核心的治国主张,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治国之道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从“以德配天”到“为政以德”
德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夏、商、周三代统治思想的发展,对德治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夏商时期,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德治”的提法,夏代实行“家天下”的姓族统治,由此产生了“夏礼”,并用鬼神之说为君主统治提供存在的合理依据。殷商时期,统治者借用“天”的力量,将天赋道德与政治活动结合起来,开始意识到民众的重要性,这种做法被周代延续下来,然而商代的统治者仍将国家的命运寄托于天命、上帝等,直至商朝的末世之君暴虐无道的统治使其走向灭亡。商朝的灭亡,引发了人们对于治国方略的深入思考,他们开始怀疑商朝以“天”“上帝”为核心的观念的治国思想,推翻了天命对于统治权的绝对影响,于是从周朝开始,“德”的概念和思想作为一个重要论题被提出来。“德”在周公旦那里被提到了治国安邦的高度来认识,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1]的思想,“以德配天”“敬德保民”遂成为重要的治国方略。
春秋战国时期是德治思想得以基本确立的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所呈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都为这一思想体系的确立起到了推动作用。诸侯纷争,连年混战的政治局势,致使人们在深思社会生活与政治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动摇了神明在国家政治活动中的绝对地位,人们对关于“道德”的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德治的提法初见于孔子,完善于孟子、荀子,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价值观上倾向道义论。孔子德治论的两大支柱是“仁”与“礼”,主张“仁本礼用”。他把“仁”看作是执政者的最高品德,将“仁者爱人”的精神推广到国家政治生活中;“礼”则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关系的准则。孔子的德治特别强调统治者自身的行为,要求统治者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实行“仁政”,先德后刑,反对不教而杀的暴政。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把“仁”当作评价人们行为的主要标准,即使统治者也不例外。他认为君主的品质是维系天下的纽带,君主最要紧的是修养品质,反躬自省,从己做起,由此形成了一套有完整体系的“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重民爱民,惠民利民,重视臣与民在政治中的作用。荀子在继承孔孟思想的基础上,着重建立了“礼”的概念,不仅注重培养人们内在的道德仁性,而且十分强调制定礼仪制度的必要性,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规范。除此之外,春秋末年,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诸侯国试图改革传统的以道德教化治国的方针,而以法治刑罚为主,例如郑子产铸刑书,晋赵鞅铸刑鼎,这些措施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礼治和法治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的争论。
两汉时期,德治逐渐确立了其在中国封建社会治国理政中的主导地位。尽管汉初的统治者没有完全采用德治思想来治理国家,但是在吸取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他们认识到过于依赖严苛的法律制度,不讲道德的统治是不能长久的。此外,在众多儒生的努力下,儒家的德治学说开始在汉初的政治生活中争得了一席之地。汉初思想家陆贾从历史上兴亡的经验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仁者道之纪,义者圣之学。”[2]“国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3]在权力支配社会和君主专权的情况下,君主的作为是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此外,贾谊根据汉初的情况,认为在统治思想上应倡导仁义和德政,他告诫统治者,为了自己的长治久安,必须爱民、利民、富民,对待自己的民众要有责任心,对于不道德的统治行为要有负罪感。直到汉武帝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封建统治,任用儒学家董仲舒进行政治改革,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而且将德治思想由理论层面向现实层面转化,把德治思想更多地付诸实施。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佛、道两教的兴起和普遍流行,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释、道三家既相互斗争,又彼此吸收、融合其他各方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儒家不断地从佛、道学说中汲取思想,丰富和补充了儒家自身的理论。然而,在这样一个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年代,德治理念仍是占社会治理主导的理念。
宋明时期,理学诸子以德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并且把治平天下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君主一人,在他们看来,君主个人品行是治乱兴衰的根本动因。北宋的“二程”认为治理国家有“治之道”与“治之法”,前者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在治道中,最根本的是尊王道之君,并且要“引君当道”。在程颐看来,君王集天下尊贵、富有、仁德于一身,并以此而养天下臣民。“天子养天下,诸侯养一国,臣食君上之禄,民赖司牧之养,皆以上养下,理之正也”[4],所以君王理应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并以其为样板。南宋朱熹更是提出了“正君心是大本”,即端正君心,完善君主个人道德品行成为全部政治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朱熹看来,君心正,则万事正;君心不正,则万事不正。对于如何“正君心”,他认为君主应心怀仁义,以仁义之心治理天下事,要求君主“以严恭寅畏为先务,声色货利为至戒”[5]。
明清时期,是传统德治理念高度发展的时期,但在新的经济形态逐渐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反传统、反权威的政治思想。王阳明的“心学”以“仁”为理论基础,以“礼”为主要治理手段,以“达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为终极目标。直到明末清初,出现了以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反传统、反权威的儒学大师,他们反对君主的独断专行,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前,无论是洋务派、改良派,还是革命派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都是在充分肯定传统儒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直到五四时期,批判者才将矛头全部指向孔子和传统儒学,“反儒学”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话语,尽管这一时期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极大,但德治理念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发展,并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与人们的思维方式。
http://www.dxsbao.com/art/5938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