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读完,感觉前半部畅快淋漓,后半部压抑悲愤。都说文学作品感染人,我的情绪确是跟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特别到了最后,竟然有点沉浸在情节之中不能自拔,一气看完。大学时读过一次,书是从图书馆借的,由于经手看得人多,或是有的人蹲在厕所里仍手不释卷,结果最后少了几页,导致我和舍友不知道李云龙结果到底如何?心里总有个事似的好久。当时网络还不发达,也无法去查阅故事的结局,如今日情况,则必不至彼。
作品以抗日战争中期到文革中期为大背景,以李云龙的后半生为主线,描述了那个特殊年代特殊人生的故事。李云龙虽然没有文化,表面看来是个大老粗,其实却是胆大心细,有着自己的狡猾。书中他每一次战斗、每一次冒险,看来仿佛都是头脑发热,出人意料、自致险地,其实都是提前调查清楚,在别人看来是疯狂,在他看来却是掌控之中。如开篇打野狼峪、和楚云飞大闹县城、甚至于赴楚云飞的鸿门宴,无不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李云龙具有冒险精神,却绝不是一个无缘无故立于危墙之下的人。他又是一个有性情的人,为了新婚的老婆可以攻打县城,为了给魏和尚报仇血洗了黑云寨。他又是一个有气节的人,可杀不可辱,宁可饮弹亦不愿偷生。他又是一个真实的人,为了自己和战士的生存,可以放纵战士去抢粮食,为了泄愤敢枪杀俘虏。而他又是一个狡猾的人,有着农民特有狡诈和只赚便宜不吃亏的心理。这些总合起来,李云龙便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
不过,李云龙的这些特点都是在他的一分三亩地里的,在战争中他施展的挥洒自如,有很强的优越感,却不知在他的视野之外已完全不是他所能掌控的。所以,战争结束之后发生的一些事他便不能理解了,他用之前的方法来思考,来解决,发现根本不可能,他又尝试去寻求新的途径,却又超出他的理解范围。居功、气节、高傲等等这些又左右了他的思维。所以,在当时那种情形之下,他的悲剧几乎是以不可避免的方式上演了。
功成身退这一浅显易懂的道理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人有时很精明,有时又很幼稚,因为头脑中被自己感觉应该怎么样填满了。
小说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李云龙自不必说。田雨漂亮温柔有才华,但是却具有小资产阶级的特性,盲目崇拜英雄。田墨轩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有中国文人的骨气,但是不知可伸可屈的道理保护自己,落得个惨死他乡。赵刚夫妇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但浪漫主义情怀太重,当现实击碎了他们的浪漫,两人便一起赴死,连孩子都不顾。丁伟等等一些人都是经过战争洗礼的,但是他们只知道释放,不知道收敛,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觉自己有一腔热血,一身本领就可以了,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影响力。也只有这些个性鲜明、并不完美的形象让这部作品更鲜活。
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是这本书的又一特点。战争的场面虽然残酷,但作者写来仍是充满了乐观和坚强。而主人公无畏的精神也仿佛给了我们不尽的力量。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再说一下田雨,她一生中有两次幸福的时刻,一是与李云龙结合,一是与李云龙赴死。这两个时刻李云龙身上爆发出的英雄主义让田雨徜徉其中不能自拔。如果说第一个时刻是她小女孩的英雄情节作祟,让她孤单终身的话,第二个时刻又让她觉得一切都值,这震撼的一刻可用一生来换。
书写得好,电视拍得也好,记得当时父亲看了一遍又一遍。
http://www.dxsbao.com/art/6085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