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产阶级是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工作获得相对富裕生活的群体,体现了教育的成果。 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负担和不安全感。 在社会分层频繁变化的背景下,中产阶级对自己的阶级地位没有安全感,即使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高收入,也对自己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他们一方面继续为子女建立和积累教育资本,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并有计划地教育子女,以保持阶级稳定,增加他们的上升空间。 因此,中产阶级比其他家长更容易产生恐慌和不安全感。
例如,在21年的热播剧《小舍得》中,那些“疯狂 ”的父母在教育、专业水平和家庭收入方面属于所谓的中产阶级。 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为孩子提供所谓“最好的教育”。
该剧中的母亲南俪,本是秉持快乐教育的理念,但是在与旁人的比较中,她不断产生焦虑情绪,最终也演变成为了大多数“疯狂”的家长。她对大女儿进行过度教育,完全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也对应着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择校热”问题,学者研究证实,相较于那些处于无业或者失业状态的群体,握有一定权力或资本的家庭,其子女往往占据着国家顶尖学府学生人数的绝大部分比例。这表明,在国家重点高校,优势社会阶层的子女占有较大的比例,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很多中产阶层家庭从“幼升小”、“小升初”方面不惜一切代价,各类学区房层出不穷,房价也屡创新高。
南俪对小儿子实行的“超前教育”也与当前社会的“早教热”问题挂钩。早教理念是由欧美国家传入我国的,我国的早教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中泰证券进行的调研报告中提到,中产家庭是早教行业兴起的重要驱动因素。据新浪育儿、新浪数据中心《2017早幼教行业用户调查报告》显示,62.6%的家长认为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他们愿意为孩子不断地投入教育资本。
三、中产阶层家长教育焦虑的缓解方法
(一)社会层面
(1)公平分配教育资源
现在,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随着家庭普遍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中产阶级也不例外。 他们希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实际上目前的总体教育状况并不能满足他们孩子的教育需求,这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区和学校之间过度不平等 。
在教育层面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来解决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需要关注教育投资的公正和平等,加大对落后地区教育资本的投入,以减少地区间教育标准的差距。 其次,需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确保每所学校的教师数量和水平的平衡。 最后,在法律保护层面,需要加强对教育发展的法律保护,以立法的形式促进教育的平等“。
(2)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呈现出阶层化的特点,从作为入学选拔的主要方式—高考来说,这种具备形式上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选拔机制,在录取分数上存在明显的阶层属性,处于社会低阶层家庭子女的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社会高阶层家庭子女,实际的调查研究表明,家庭的阶层地位越高,其子女可以凭借越低的成绩进入大学。
因此,转变人才选拔方式已成为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逐步转变选拔观念,引导 ”分数论“逐步向综合素质型转变。 此外,还应加强对人才选拔结果的评价体系,提高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二、家庭层面
(1)更新理念,尊重和鼓励孩子
一味的教育焦虑无济于事,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业发展和亲子关系的发展。 父母应该避免认知上的错觉。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在学业上要尊重孩子,在生活中也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走的路。 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可以找到并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并有责任感和担当。
(2)拒绝攀比,理性比较
一些家长盲目跟风,而没有做出理性的决定,导致孩子参加课外机构的过度竞争,这可能不会导致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重要的是选择适合孩子个性的东西,而不是盲目与其他家长攀比。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主动学习,增长兴趣和动力。
总之,中产阶级家长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教育有乐观和现实的期望,通过理性的比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在家长改变的同时,孩子也应该积极乐观地对待学校生活,努力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http://www.dxsbao.com/art/6299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