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在广东的邻居福建省的东南沿海,在这里,曾有无数的人前往东南亚讨生活,数百年来两地的人口交换不曾间断,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一直以来的生活经历都或多或少的告诉我泉州人与南洋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我而言,亲戚中就有人去南洋做工、去南洋谈生意、去南洋办工厂,有人在南洋定居、组建家庭已经两三代人,我的祖母也曾去到新加坡做过佣人——在泉州,几代人心中早已留下属于他们的“南洋印象”,但我所知的一切都来自模糊的见闻,而并未了解过,泉州的华人华侨们如何在那一片土地上生活。
“泉州人在南洋”,也是这个展览的名字,走进展厅,方形的“前言”展牌向我们概述着泉州和南洋各国自宋元以来的贸易和涌现的移民潮的联系。“那数不清的成功与失败,痛苦与快乐,生存的不易与创业的艰辛,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传统的延续与变迁,数百年的海外移民史竟已变得如此厚重,让任何试图再现他的大框架都难以承载。”这最具概括性的一句话也贯穿了整个展览,让我记忆犹新,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这句话走入几个世纪来的泉州人南洋史。
拓荒岁月——生存的不易
下南洋的人们从经商这一途径接触东南亚,因此而定居在此地的人们也经历了不易的“拓荒”阶段,他们的生存方式从经营商品过渡到了各行各业。在这一阶段里南洋华侨的生活主要由一些泛黄的黑白照片展现。
跟随展览路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菜园、种植园等形式为主的农业,在这里展示的历史照片除了华人种植园的种植区域,还有种植园简陋破败的医院,恶劣环境和艰苦劳动是彼时种植园的华人生存的必经之路,甘蜜、胡椒等作物展品则是当时他们困苦生活的一大寄托。
有的侨民则在锡矿场中谋求生存,马来半岛上丰富锡矿藏的开采冶炼几乎全由华工作业,历史图片告诉我们,我们的侨胞们曾在这片土地上运用智慧,多种开采方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开采效率。
还有一批华侨选择了靠海吃海的生存方式。其一是传统的捕鱼行业,所使用的渔网和奎笼分别代表了同为捕鱼者在生活实力上的两种状态。船运业也是华工赖以谋生的行业,在码头的华工们主要负责卸货运货的体力活。
另外一些人则选择了小本经营的方式,小摊小贩,或开办“菜仔店”,在菲律宾这个词意为出售日用品的小店,据文字介绍,这些店铺不仅在城镇,还深入到了各处穷乡僻壤,这期间所形成的商业网络在当时为当地的城乡经济带来了交流和发展。
拓荒的阶段必然是艰苦的,在这个时间里,华人多以“工人”的身份出现在东南亚各地,做着体力活,虽然主要以历史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但是从中你也可以体会到一些最本质的东西——吃苦耐劳、守信友好是当时华人华侨们的最突出特征,你可以看到他们在种植园、矿场、码头的劳作,也可以看到他们在经商时肯赊账、善经营的友善,我认为也正是全世界华人华侨所具有的这样的优秀品质让他们能够融入当地。
创办实业——创业的不易
展览以陈乌生先生在19世纪末的所创办的“陈乌生有限公司”的门面招牌为引,带我们了解了一个世纪前,第一批在南洋打拼出实业成就的泉州人,这些人涉及各行各业。
建筑业是华侨们带去传统技术和工匠精神的一大领域。以王水九为典型的华侨早期多从泥水匠、油漆工做起,有所成就后集资承包工地、创办建筑公司。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堂、一战纪念碑都是由华侨承建。展览陈列的特色地砖、水泥工具、测量工具,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建筑工艺和当地具有华人特色的建筑样式。最终他们在南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建筑商群体。
在加工制造业领域,我们能看见林生地烟厂的烟盒和卷烟机,黄氏父子实嘉集团推广所生产菲拿牌食品的广告,新亚姜糖公司的姜糖纪念盘,福利春印染厂的印染布料等,这些实业公司有的甚至现今仍在当地的相关领域中举足轻重。
以陈嘉庚、李光前为首的实业家则投身于马来西亚的橡胶产业。所展出的展品包括一系列胶液采集工具、服饰和橡胶加工工具。在彼时汽车工业、一战等历史因素刺激下,华人华侨们在橡胶产业中成功抓住了机遇。
而展厅里各行各业的各大华人华侨公司的账本、合同,则是闽南地区人民乃至中国全体侨胞融入当地文化、展现经商能力的最直接体现。
另外,还有部分同胞选择了创办私人银行、信局,展厅中所展出的汇票、收据、取款单、通知书、家信、侨批都展现了这些组织机构在南洋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沟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华侨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刊——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据介绍,“在华人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带有血缘、地缘、业缘、神缘性质的各种社团组织纷纷建立。”
但令我十分意外的是,泉州的大部分县市区竟然都有自己在南洋各国的华侨社团组织。展览中分别主要陈列着南安、惠安、永春以地缘、血缘为纽带的华人们在马来西亚槟城所建立的会馆的大致布局和历史物件,其中包括会馆章程、会员证书、会议记录、公会账簿、印章、职员表、姓名录、专用纸笺、消费单等,这些物件都展示了当时这些会馆在当地所具有的规模和正式程度,除了体现出他们在南洋的融入程度,海外华人华侨“抱团取暖”的特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地缘、血缘关系紧密。另外,引起我注意的还有展台里的奖学金、贷学金的申请表、收据以及教育礼券的收据等物品,在教育领域这些公会还特设有基金,这与我们泉州本地的支持教育的方法何其相似,或许这也算是某种传承吧哈哈。
当然也少不了商会的建立,南洋各处中华商会、地方商会的建立与咱在其他地方的商会并无二致,但比较让本地人骄傲的是南洋多地的中华商会的主席常年由泉州人担任。
除了在建立地方公会、商会,侨胞们也积极投身公众事业,包括组织建立义诊所和医院、防火会(消防队)、善举公所(慈善机构)等,展览主要展出了一些二菲律宾当地的华人公益组织的相关物件,走到展柜前我们能从这些当地政府所颁发的奖牌、纪念牌和当地报纸对他们的相关报道中感受到当时华人组织们在当地受欢迎程度,这无疑是海外华人们为融入当地做出的巨大努力,也是他们公益精神的集中体现。
南洋的华人们在当地为文化碰撞、融合的一大产物便是南洋各地特色的华文教育,彼时的华人华侨有长期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者,有成立华校教师联合会者,有创办华文学校者。一众纪念章、录取通知书、奖状等展品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张1959年的中学生的学年成绩报告单,报告单上详细列出了学习科目及其每周对应课时数和学生成绩,下方还有旷课迟到早退数量的统计以及对该学生的品行评估,最右下方的是校长、教务主任、老师的印章和家长的签名,从这份报告单看来,这位邹月姜同学的成绩相当不错,素质也达到了“甲下”等。当然,我注意到的重点是他需要学习的语言包括中文、英文和印尼语,其中中文的每周要上7节课,在最终成绩里的学分比重是最大的,对比下,印尼语和英文一周分别只有4节和2节,我认为这就是当时华校对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承的直接体现,当时下南洋的人们没有被动的接受当地文化,而是保留、传承、输出传播自己的文化,令我十分动容,正是因此,当地才能形成特色的带有中华文化色彩的东南亚社会。
华文报刊也是华人世界对内沟通、对外输出的一大重大途径。全马来亚乃至全世界历史最长寿的华文报刊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先生倡导下于1908创办的《光华日报》。展厅中展示的富有年代感的报纸报刊,浓厚复古历史气息让人饶有兴致,其中有一份早年国庆节的报刊上还有几个版面成为了几家当地华人实业公司对祖国母亲的“祝寿版”,或许正是一直以来在当地的中华文化碰撞传承,才能让他们不忘故土,才能产生这种跨越两地的情谊。
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传统的延续与变迁
泉州这座城市自宋元时期成为第一大港口,迎来文化交流巅峰,成为了文化的大熔炉,获赠“宗教历史博物馆”的美称,有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宗教文化信仰模式。在南洋的泉州人们也自然会将各种信仰带到东南亚地区,历史图片中,当地不但有信奉佛、道、基督等宗教体系的庙宇教堂,也有信奉民间关帝、孔夫子、城隍公的寺庙和活动,更有信仰闽南本地特色的民间信仰妈祖的宫庙,妈祖在闽南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保佑海事的神仙,而新加坡最具历史庙宇之一的天福宫便是供奉妈祖的其中一个庙宇(后来了解到这里还是当地福建会馆的前身),此外在南洋诸地的凤山寺也来自于泉州南安的民间信仰。这些大宗教和地方信仰在南洋遍地开花,早已融入进当地人的生活。
除了宗教,泉州还有独特的南音文化,所谓南音是由唐朝宫廷音乐传承来的闽南地方的传统音乐,在东南亚地区,闽南人也建立了南音为代表和纽带的音乐社团。与此相似的还有泉州的布袋戏、木偶戏,这些传统艺术在当地得到了延续。
文化的延续融合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可以见得,闽南语作为一门地方方言,在过去几十年普通话的普及过程中,越来越少被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它仍在以东南亚为主的闽南华侨集中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东南亚,你可以听到英语、闽南语和粤语混合而成的“特殊”语言模式,不仅是华侨,当地人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语言模式,甚至受闽南语、粤语的影响,他们本身的语言也诞生了许多“舶来语”,已经成为了当地语言的一部分。想到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还有其他人种说着跟自己相同的地方语言还是有点奇妙。
除了以上这些,华人世界的传统和在东南亚的延续和影响还有许多琐碎的部分,包括书刊、绘画、体育等,并有,在这里我便不赘述。
展览到此结束,其中的探索、交流、融合的主旋律仍能让人回味无穷。
从拓荒岁月走来,几个世纪里,泉州的人们携卷着风土人情,与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民一起,早已成为了东南亚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这些种子生根发芽,正如开头前言中所说,如今的他们“已变得如此厚重”,但是在这次展览中,我们仍能从历史的侧面窥见一二,虽然不多,却也能看见数百年来泉州人在南洋地区最真实的写照。他们艰苦劳作而诚实友善,他们善于抓住机遇,他们对中华文化未曾忘记并引以为豪,他们在彼岸仍念念不忘这里的一切,他们是南洋的泉州人,是南洋的华人华侨,也是全世界的华人华侨。
http://www.dxsbao.com/art/6315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