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选择这本书阅读,首先是“美”以及“整容美术手术”两组词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敏锐的从中捕捉到这本书或许与我正在进行的身体社会学研究有很大的相关性。整容美术手术是一种关系到身体控制的身体实践,而这本书的英文名《Buying Beauty》,即“购买美丽”,透露出了研究对身体的商品化与物化的关注。我想看看作者对身体研究的观点,或许对我的学年论文有很大的启发。其次,对身体的关注是我的兴趣,也是我的自我困惑。在身体社会学的门口徘徊了一年,我仍然对身体缺少一个不那么抽象而又清晰的定位,尽管我能大致的体会要在自然与社会中把握实践的能动的身体,但我需要一些成功的感性的经验来完善认识。对于我自己的身体,我也充满了焦虑和困惑,容貌、身材的强迫性关注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烦恼,鲍德里亚、福柯亦或是希林能够让我明白身体焦虑与控制背后的机制或原理,却并不能让我从困惑与焦虑的漩涡中摆脱出来——我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我仍在其中,以致于我会精神分裂般的纠结于我的审美与价值观,比如我就是更喜欢白皮肤、大眼睛(尽管我自身没有),我会质疑这是否是不道德或者消费主义的,但我又无法完全去摆脱它。怎么是美呢?怎样看上去很美呢?我带着这些想法翻开了本书。
二.纲要
文华,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师从知名的人类学家,畅销书《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作者麦高登(Gordan Mathews),之后她长期供职于性别研究与发展方向的国际组织。这本《看上去很美:整形美容手术在中国》的英文版(2013年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脱胎于你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完成的博士论文。
作者的研究始于与德国朋友的一次关于中国”人造美女选美大赛“的交谈。朋友震惊于选美大赛与中国外部形象——一个压制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大反差。几十年前,中国将美视为“资产阶级的堕落”,而现在,追求美丽成为了流行的风潮,为什么数十年间中国实际情况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这引发了作者对人造美女选美大赛和空前繁荣的中国整形美容业的兴趣,开启了本书的研究。
以人造美女选美大赛为讨论的起点,作者对该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辩论和报道,以及和主题相关的学术批评与观点进行了充分的回顾,从中发现了三种看待问题的视角。第一,整形美容手术被视为女性的“解放”和“权利”,女性应当有身体的自主权和改造权。但女权运动者和一些学者认为男权和资本市场构造了“美貌的神话”,整形美容手术不是解放而是殖民。这引发了第一个问题: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女性的身体解放话语与身体压迫话语分别占据身体的何种程度。第二,国有媒体用“市场化”的论述来描绘整形美容手术现象,并将其归因于中国日益繁荣的经济水平,但美不仅仅与市场相关,追求美涉及到国家对身体形象的控制与规训,这背后反映了市场和国家权力对个人身体的复杂关系。第二个问题便是对这种复杂关系的讨论。第三,以双眼皮手术、美白为典型代表的整形美容手术被批评为“西方化”,但中国有本土的审美体系和独特的对美的社会文化理解,因此对西方白人的一些特征的追求并非简单模仿,作者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便是在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审美实践的全球化(同质化)与本土化(异质化)之间的张力。
作者基于上述三个核心问题架构本书的结构,除了第一章的历史背景情况介绍和最后一章的结论陈述,第一章第二节和中间三章对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详细展开。在第一章,作者回顾了整形手术从传入到融入中国社会政治背景的历史,并通过详细介绍“人造美女”郝璐璐以及围绕她的故事,让读者快速了解中国蓬勃发展的整形美容行业。通过对郝璐璐为代表的关键人物、整容女性、医生等不同群体的对话的研究,作者第二章,作者通过对三位在社会权力等级体系中位置迥然不同的女性的整形美容手术动机探究,讨论了经济和社会变革下严峻的职场和婚姻市场生产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对整形美容的身体实践影响。第三章,作者探讨了媒体、资本市场等如何捕捉到了这种焦虑并设立完美的女性身体形象来制造欲望,促使整形美容的商品化与正常化。这个过程中,国家力量与市场力量重组了权力结构。第四章,作者分析了中国审美标准和整形美容手术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仅指西方的还包括韩国文化的影响。但本土的审美标准与整形美容的身体实践还受到了本土文化传统与民族意识形态的形塑,同质与异质文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内部能动性: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章对整形美容手术赋权的话语和压迫的话语的研究,本质上是对做整容手术的女性这样的一个行动者在社会结构内能多大程度上表现出“内部能动性”的分析。
从身体控制和生命政治哲学的角度上来讲,一个人在胚胎里就置身于医学技术和医院体系的审视下了,出生后进入了第一个规训的场所—医院,然后被接种各种疫苗,我们的身体早已与技术、权力紧紧连接在一起,若是想要追溯绝对自由的人,恐怕至少得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因此用能动性的概念去考量,目的便是强调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整容动机并批判性的看待它以及背后隐藏的社会权力结构。
作者一再强调的是,不能把这些女性当作“文化傻瓜”(cultural dope),只是受到意识形态的愚弄和操控,也不能忽视客观存在的审美文化与造成这种文化的社会条件。
正如郝璐璐清楚医院用她的案例进行宣传并赚的盆满钵满,但她也强调“我不是一颗棋子。我知道怎样为自己的人生选最好的路。”郝璐璐认为她只是选择变美,是人们的好奇将她放到这个位置,既然如此她也愿意接受这个机会。在郝璐璐的自传中,她也一再强调自己的身体自主权,包括很多女性都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整形美容术手术获得对身体的掌控,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身体被拿去宣传和推广,她们已经裹挟到了身体“物化”和“商品化”的漩涡中去苦苦挣扎着身体自主权。
无论是个人自由还是个人权利的整容动机,作者认为这都可能是虚假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作者在这里的论述比较宏观,所谓身体“被各种她们几乎不能控制的力量所包围”,我认为身体的控制与改造技术并不被整容的女性所掌控,就如同顾客只是在餐馆点了厨师做的菜,身体被健身教练、整容医生、美容化妆产品商家用各自的技术所规训或控制,她们所呼唤的自由实际上可能是一个知识、技术、权力交织的体系。
还有一种解放的动机。整形美容被一些女性认为是一种解放的途径。中国的身体政治对个人身体进行了长久的控制,美的追求被政治化和道德化。整形美容的身体实践是把美解放的一种途径。这种认知和20世纪20-40年代整形美容术手术为何在中国出现的原因有一定相似性,手术代表着中国女性的解放。同时,这两者的解放都伴随着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放松,以及这之后的消费主义文化的紧密联系。30年代的女性新形象,很大程度受到了泛滥的商业广告上所宣传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但如果说,这是当时落后的中国面对着代表先进的西方无比渴求地想在模仿中习得进步而把消费文化一起放到模范的圣像上,那么现在(改开后)这种文化已经隐蔽地渗透进人们的意识中微妙地把控着人们所谓解放的话语。在书中的案例里,王女士在谈到整形美容手术这是一种解放之后,说道:“人不高兴的时候,会去购物,买些让自己开心的东西,我觉得选择整形美容手术也一样。”整形美容与购物放在了一起比较,这已经隐喻着美的需求是可以被购买的,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关注,尽管这或许只是一种解放的话语,但这或许代表着一定范围内解放的话语,本质上将解放的途径等同于消费的途径,解放的身体以“商品化”为前提。
作者在郝璐璐、对整容手术有不同看法的女性、医生、学者等不同的话语之间来回跳动,都在表明这个问题并不能简单化到加芬克尔或者涂尔干的影响之下。综合起来看第一章在整本书中的逻辑或作用,它不仅仅回答了作者开始提到的问题,我认为它的层次要比后面几章更高一点,这一章作者告诉了我们这个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工具,利用这种非常有吉登斯色彩(或者就是)的批判性分析框架去看待整形美术手术在女性身上交织出来的多元复杂性。这也是跟符合拉图尔的理论哲学。
这也启发我的研究时的分析框架,要去关注这种复杂性(尽管这种复杂性被一些新闻编辑和记者视为立场不够“鲜明”),不仅仅要去建构一种经验之上的模型/模式,把样本归类,还要注重受访者行动的动机和逻辑的层层挖掘,不能把他们视为“文化傻瓜”,也要将经验与结构实现很好的融合。
四.整容的历史:一面社会变迁的镜子
最终想反映的是中国社会的变迁、当下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对身体的感知以及社会文化、政治权力和消费市场各种力量在女性身体上的博弈和共谋。作者把整容中的审美标准等放在一个历史脉络里面去看,书写整形和身体改造,其实是写中国社会变迁。
20世纪初的医学文化对抗与西方对中国殖民入侵有关,对西方手术和身体解剖的接受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政治隐喻,通过西医方法治愈身体(东亚病夫),也逐渐含有利用西方科学技术建设强大国家的象征意义。作者强调了引用杨念群的《再造“病人”》的一句话:当西医的第一把手术刀切入中国人的身体时,它就是一个“现代性事件”。在此之前,强调身体完整性的中医理论和身体哲学是不开刀、不动手术的,因此这种转变包含了很多隐喻。而后来向西方学习包括各类整形美容手术,是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吻合的。
同样是一个手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它所发挥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美容手术,只有修复手术,因为国家对身体形象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美是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应该强调整形的修复功能。在上文我也谈到了基于”解放“话语下两个历史时期的动机与消费主义,因此身体实践应该回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当中去观察和研究。
http://www.dxsbao.com/art/6342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