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而辛亥革命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首先从海外华侨中组织发动起来,广大华侨积极支持这次革命斗争,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我这次参观的就是辛亥革命纪念馆,门前的孙中山先生的纪念铜像就矗立在入口处,而台阶处,是一位位革命人士迈着大步走来的姿态的雕像。辛亥革命与华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可以从其最早开始讲起。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首批加入兴中会的20多人全部是华侨,其中绝大多数是广东籍华侨。到同盟会成立前夕,“兴中会”会员发展到300多人,其中来历清楚的279人中海外华侨有219人。同盟会成立后在南洋、欧洲、美洲等地设有支部,成员大部分是华侨。由于环境的缘故,同盟会在国内无法进行公开活动,但在海外华侨中却轰轰烈烈地开展工作,尤其是在华侨聚居的南洋,可谓“凡华侨所到之地,即莫不有同盟会员之足迹”。有些华侨还特地回国发展同盟会组织,如同盟会在厦门的机构就是由华侨发起组建的。这些组织的建立,聚集起巨大的革命力量。
不仅如此,华侨华人在宣传革命思想也有巨大积极影响,辛亥革命时期,华侨出资创办报刊宣传革命道理,遍及东南亚、日本、美洲等地。图中为留日学生创办的团体汇总。
辛亥革命活动资金也有相当可观的一部分来自华人华侨,他们慷慨解囊捐资筹款,在经济上竭力支持革命。兴中会成立时,华侨孙眉自愿“售其牛牲一部分,以充义饷”。随孙中山回国起义的邓荫南,临走时把自己在檀香山的商店、农场全部出售,用来充当起义军费。随着革命的进展,孙中山筹划了一系列起义,起义所需费用绝大部分也是华侨捐赠的。据不完全统计,仅1907年至1908年孙中山领导的几次起义就得到华侨捐助20万元。1911年孙中山发动黄花岗之役,本来计划筹募港币13万元,结果华侨捐款达18.7万元。
华人华侨的身影贯穿在整个革命中,其中最直观的就是参加武装起义,英勇作战。从兴中会成立,到辛亥革命胜利,孙中山直接或间接领导发动十多次武装起义,无役不有华侨参加。1895年广州起义是孙中山策划的第一次武装斗争,参加者有跟随其回国的邓荫南、宋居仁、侯艾泉、夏百子等华侨。1907年,孙中山在粤、桂、滇发动的几次起义,也有不少华侨参加。其中,5月的潮州黄岗起义是新加坡华侨许雪秋指挥,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是新加坡华侨邓子喻指挥,这两次起义都以华侨为主要力量。1911年参加黄花岗之役的华侨有500多人,72烈士中有据可查的华侨就占31人。武昌起义成功后,华侨陆续集合香港,组织敢死队、炸弹队回国参加光复各地的武装斗争。华侨“自备川资回国从戎”,“前后相望于道”。在很短时间内,仅马来西亚就有2000多人回国参加革命。
在辛亥革命中,华侨贡献甚巨,因此孙中山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有功于革命”。
http://www.dxsbao.com/art/637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