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彷徨》观后感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作者:廖任豪

沈从文的小说《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以清新的文学语言,深刻的人物刻画,以及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的探讨,吸引了无数读者。在阅读《彷徨》后,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一、自然与人的和谐

《彷徨》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南方的乡村,小说中的自然描写令人陶醉。沈从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山水、田园、江河,都成为了小说的一部分,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

在小说中,自然与人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人物与自然相互依存,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这种和谐的状态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层面。人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宁静、平和和幸福。

通过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小说呈现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让人不禁思考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以及追求简单、纯粹生活的价值。

二、人物的多样性与深刻性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作者通过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人公贾秀芳是一个坚韧、善良的女性,她的命运充满了曲折和挫折。与之相对照的是她的丈夫彷徨,他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其他角色如贾秀芳的父母、兄弟姐妹、乡亲邻居等,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

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让小说更具深度和趣味,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和人生抉择,这反映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这些人物,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发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三、爱情与命运的交织

《彷徨》中的爱情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主人公贾秀芳和彷徨之间的爱情线索贯穿整个故事。他们的爱情经历了青涩的初恋、坎坷的婚姻、艰难的生活,最终演变为一种深厚的情感。他们的爱情充满了坚韧和坚持,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家庭和命运的考验。

爱情与命运交织在一起,成为小说的核心。贾秀芳和彷徨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感人之处,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坎坷和无常。他们在生活的彷徨中坚守着爱情,这让人不禁思考爱情与命运的关系。

四、对社会的观察和反思

小说通过乡村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中国南方乡村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尤其是贾秀芳和彷徨的婚姻和生活困境,展现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女性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限制,他们的命运常常受制于男性。

通过这些情节,小说引发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尽管故事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但其中的社会问题仍然具有普遍性。小说让人思考社会对女性、弱势群体的待遇,以及对个体生活的限制。

五、文学的艺术表现

沈从文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而著称,他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抒情。他善于运用富有节奏感的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具韵律和情感。同时,他的描写方式也充满了细腻和生动,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故事的叙述,更是艺术的表现。《彷徨》中的文学表达令人陶醉,作者用词语和句子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六、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通过贾秀芳和彷徨的命运,小说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们的命运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们依然坚韧不拔,追求着自己的幸福。这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小说中的人物在生活中彷徨、迷茫,但他们依然坚守着信念。这种坚守和追求让人感受到人生的力量和希望。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人们都可以通过坚韧和努力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彷徨》,我深刻体会到文学作品的力量。文学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思想的启发和情感的共鸣。它能够让人深入思考人生、社会和文化,引发内心的共鸣和思考。贾秀芳和彷徨的故事充满了智慧和情感,通过他们的命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之,沈从文的《彷徨》是一部令人陶醉的文学经典,它通过自然与人的和谐、多样性的人物、爱情与命运的交织、对社会的观察和反思、文学的艺术表现、对人生的思考等多个层面,展现了文学的深刻内涵。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关于人性、生活和社会的哲学思考之书,它将继续为读者带来深思和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记。

http://www.dxsbao.com/art/6455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玉师学子三下乡:寓教于乐 童心飞扬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高压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厌烦学习,要让学生在乐中学,我们要做到寓教于乐。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玉溪师范文学院的学生们组成了“七彩假期”教育关…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电影,于1994年上映。这部电影以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为基础,讲述了一位银行家在肖申克监狱的生活和他与一位狱友之间建立的深…
希望之旅
支教是收获友谊的过程,在高湖街村支教的过程中,与孩子们相处,打打闹闹,逐渐心连心,手牵手。在课堂上,孩子们求知的热情深深打动着我;在课下,孩子们与我们打打闹闹,短短几天时间,我们更像是知心朋友…
“非遗有清凉,草编织希望”:仲一草席助振兴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孕育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沃土。保护好、传承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2023年7月3日,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的“习廉风之古,育…
与草编非遗传承人郑仁菊的面对面交流
草席编制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仲一村文化的典型代表。7月2日,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习廉古之风,育新业之林”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仲一村考察学习,探访非遗传承人,聚焦黄古林手工…
资助下乡伴成长,助学筑梦谱担当
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保障乡村学子的求学条件,做好乡村发展新动力保驾护航工作势在必行,7月1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扬帆助学实践队到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进行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庙荒村作为林州市黄华镇乡村治理…
农大材院学子三下乡:传木艺,探家风
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为坚守“受教育、长才干、做奉献”的宗旨,通过“三下乡”实践实习来加强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赴宁德市古田县“传木艺,探家风”…
用爱心导航,助梦想启航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转眼间支教之旅已接近尾声。还记得初来到高湖街村时,心里忐忑不已,担心教学方式孩子们不喜欢、不感兴趣,担心实践课堂零经验的我不受孩子们喜爱。但万寿桥小学之旅让我收获的更…
《白鹿原》观后感
贾平凹的《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小说,它以浓郁的乡土氛围、丰富的人物刻画、宏大的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国北方一个村庄白鹿原上百年的沧桑变迁。小说通过讲述不同世代的人物命运,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
《围城》观后感
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杰作。这部小说以幽默而深刻的笔触,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社会上流人士的生活,以及主人公方鸣生的爱情纠葛和成长历程。小说通过对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