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儒林外史》读后感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作者:郭磊鑫

《儒林外史》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说,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小说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讽刺的笔调,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道德困境。

故事以主人公方鸿渐为中心,通过他的成长经历和身边人物的塑造,作者巧妙地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或贪婪、虚伪,或奢侈、冷漠,或勇敢、善良,每个角色都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和人性。

《儒林外史》通过对文人士人的描写,剖析了封建社会中的功利思想和虚伪风气。在那个时代,文人士人常常追求官职和名利,通过投机取巧来攀附权贵。小说中的方鸿渐也开始了他的社交之路,但逐渐发现自己陷入了政治斗争和道德困境中。他的经历让我深刻反思了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在小说中,作者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道德沦丧。他通过文人们卖官鬻爵、争功夺利的种种行为,暗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虚假。这种巧妙的讽刺手法让我不能不反思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促使我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纯真和正直。

此外,《儒林外史》也关注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各具特色,她们或柔弱、或坚强,或聪慧、或愚昧。作者透过她们的人生经历,探讨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受到的束缚和限制,而这些问题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儒林外史》是一部思想深邃、富有批判精神的作品。读完这本小说,我被作者对封建社会弊端和人性虚伪的揭示所触动,也对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思考。我相信这部作品会一直引起读者的共鸣,并持续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反思和影响。

http://www.dxsbao.com/art/6503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参观感悟
7月9日,“红色邮递员,送给山河的信”社会实践队西安延安行正式启动。实践队成员14人参与此次红色革命文化探寻活动。第一站我和其他三名队员同时来到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杨虎城将军在西安督军府建造的这座…
传承精神追忆革命情 红色文化润泽学子心
忘少年凌云志,吾辈之青年,应以理想书写时代华章。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传承红色基因,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在今天的“溯历史,展新篇”的活动中我不仅是工作人员,也是众…
实习那些事
在湖南电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实习了一周,我感触颇深。我实习的岗位是导游岗,由于我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实习生,所以公司主要是先安排我熟悉各部门,了解公司的运作流程。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地与社会接轨,…
蒿口小学一日宣讲感悟
2023年5月5号,我们去丹江口市蒿口小学做红色宣讲,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写好了教案,做好了活动的各项安排,但是当到达实际开展活动时,发现现实和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原本的计划是现在村里采访一些学生,中年群…
气有浩然,奋勇向前——经管院学子参加军训汇报演出
9月10日上午,成都校区2022级本科生军训汇报表演暨总结表彰大会在一期田径场举行。我院720名参训学生,九个连队经过刻苦训练,圆满完成了军训任务,用精彩的汇报表演向学校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国人民解放军95…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小说以细腻生动的描写和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奇幻世界。故事的主线围绕着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位主要角…
蒿口小学宣讲社会实践有感
承载希望,传递梦想,做好红色邮递员,送好给祖国山河的信。浩渺长江滚滚东流,翻滚着历史的长河,而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定是那一抹伟大的红色。近日,很有幸参加了“红色邮递员,送给山河的信”社会实…
《悬崖之下》读后感
《悬崖之下》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读后让我回味良久。故事以一个充满挑战和困惑的人物为中心展开,通过他的经历,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性。在这本小说中,主人公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矛盾。他发现自…
情系润泽三下乡76
在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经历忙碌紧张地制作教案,准备课程以及一遍又一遍地更改PPT。虽然还没有排到我的课程,但是我在推送中可以看到即将面临的这群孩子的作品,从他们富有创造力的创作中,我知道他们是…
烟大学子三下乡:数字反哺,智慧助老
2023年7月,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情系润泽支教队第二次到达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他们开始了为期二十天的支教活动。与之前相比,支教队员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挑战。在这个社区中,他们发现许多小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