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读世界名著 领略物理之美——《万物原理》读后感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宿静 杨雅晴 赵雅

本书的作者是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Frank Wilczek;从书中不难看出,作者除了具备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储备外,在哲学、艺术、音乐等门类也有着深刻的了解。书中用了平实、通俗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关于客观世界的10个答案。

在书中作者从宏观宇宙出发,从微观原子着手,将庞大的宇宙从洁渺星河中具象出来,从时间的漩涡中抽出丝,一点一点带着读者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阅读作者的文字,就仿佛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不停地遨游穿梭,时而身处玄妙之中,时而跳脱意象之外,仿佛自己拥有“上帝之手”,而每一颗星球乃至宇宙,就是我们手中的全息投影,放大、缩小、打开、关闭,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我不敢说这是文字的奇妙,因为这重像是头脑中的“记忆宫殿”,亦或是一场头脑风暴,其中精奥,妙不可言!

我常常觉得,宇宙就像整个人体,而我们所认识的银河系只是人体的一个一个器官,太阳系是其中的神经元,而地球就像一个功能细胞,人类仿佛其中的DNA,我们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物质而已;而宇宙之外呢?另一个人又是一个全新的宇宙,互不干涉,彼此不同,却又完全一致。每个人命运的终结就是整个宇宙的结束….…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看到的宇宙是有限的”

前五章,通过空问、时问、场、定律和动态复杂性,为我们解決了“世界有什么”的问题。其中关于空间和时问的讨论部分,作者提供了非常有意思的视角—“外在”和“内在”。“外在”代表的是延伸、拓展、宏观,“内在”代表的则是细分、微观和穷尽。结合第三到第五章的部分,无处不见“第一性原理”的影子:一种好的思维框架,就是将事情缩减至其根本实质。而由“第一性”则可以扩展至世界万物。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

本书的第六、第七章则是通过“宇宙的历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和“复杂性的出现”则讨论“世界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宇宙一直是我们人类在探究的课题,包括前几年的电影《星际穿越》,我们始终在试图理解宇宙这个充满了谜团的事物,我从小就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们所在的世界、我们身处的地球、太阳系、宇宙,或许只是另外一个世界维度里,某个生物的玩具盒而已?

最后的三章,则是提及了近阶段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方向和思考,这里特别喜欢作者引用的爱因斯坦的一段话:“神秘感是我们所能体验的最美好的事物,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如果一个人无法体会到神秘感,不再因好奇而探寻,不再因惊叹而

驻足,那么他和一个死人也没什么两样了——他什么都看不见。”回想我们读书时学习物理,更多的是通过死记硬背公式来完成考试获得成绩,却偏偏没能用好奇的眼光,试图去解构这个世界,用物理思维作为我们的工具去了解这个世界。作者说:“一个婴儿在吃饭时不小心碰掉了勺子,他会盯着它,好奇却并不知道在好奇什么,但如果你把勺子捡起来放回到他手边,他还会故意把它碰掉。这些重复的掉落,便是这个婴儿第一次认识物理。”

作为一本物理科普类书籍,本书很适合对于物理、对于我们这个世界、对于科学发展方向好奇的人阅读,或许书中所讲的很多内容很陌生,或者不易理解,但是不正是这些陌生、不易理解的新知,为我们的认知撕开了一块新的口子,重新让我们可以带着好奇而去探寻这些神秘感吗?

对于我来说,物理学习真的很难很难,但这从不影响我体会它的唯美、神秘和浪漫!我热爱神秘莫测的斗转星移,热爱星光闪耀的流动大气,热爱阳光下的七彩虹桥,热爱相斥相吸的电磁感应,也热爱打在挡板上的光束粒子!对于我来说,每个瞬问,万事万物,都是神迹!

http://www.dxsbao.com/art/6572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之我对教育的思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教育的力量是神奇的,它能赋予人无限可能。”这是我观看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后,深深感受到的感悟。这部影片没有绚丽的特效,没有激情四溢的场面,却以其质朴而真挚的情感深深…
情绪——心理的“晴雨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好emo啊!;”“我今天不开心”“我好辛福啊”等话语。当我们在吐槽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在说情绪的状态。由此看来,情绪在生活中一直陪伴着我们。但仔细想想,我们似乎…
德根深且壮 得叶自葳蕤
老子骑青牛出关,写下洋洋洒洒五千言,由此道德真经泽被后世美名扬;孔子杏坛授学撰书,传下《论语》与六经,此后儒家经典绵延千年古今传:王阳明闭门思道,悟出心学经典《传习录》,从此知行合一作为至理惠…
读《三体》有感
《三体》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它不仅在中国文学界引起轰动,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这部小说讲述了地球面临外星文明三体问题的故事,通过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让读者陷入了一个充满未知和…
读《500年来大变局—“大争之世”再临》有感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竞争世界,一个国家如何与其他国家竞争取决于它采取什么样的竞争策略。一个国家可以与其他国家结盟,也可以特立独行,最终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要看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目前的国…
关注安全,珍爱生命——校园安全之我见
校园是我们每天共同学习的地方,这里有老师,有同学,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但是,在这个大家庭里,也很容易发生意外。学校是传播知识的殿堂,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校园安全关系…
秉扶正除邪之态度,以应时代风云际会
正如中医中所坚持“扶正不留邪,法邪不伤正。”的理念。应对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秉持扶正祛邪的人生态度,以正自己及他人的“衣冠。”弘中华民族浩然正气,以应对时代的风云际…
相约未来,共铸安财梦
新年伊始,在2024年1月11日这天,我们五人小队来到了曾经拼搏奋战,进入安财的梦想起源之地——位于安徽省的蒙城第一中学,母校把我们送入高等学府的殿堂,为感恩母校的栽培,借着本次安徽财经大学“青春回响…
倚根本,破荆棘,振国力
钟杨,鲁迅先生等所言所倡导莫不是告诉我们要明确事物变的展的规律,掌握其根本,固根本,还要有毅力,有冲破荆棘的勇气与生命力,不怕艰难限阻。有明辨真理,根本的慧眼具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有“…
以畏之心 行勇之事
诚如林肯所言,“做一个真正勇敢无畏的人。”无畏并不是无所畏惧,而应因事而论,应以畏之心行勇之事!蝴蝶畏而不惧终破茧成蝶,松柏畏而愈坚终扎根于峭壁之中,梅花畏而愈勇终获傲立风雪的傲骨。当代青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