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做一粒种子,向上生长

来源:中北大学 作者:盆dun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者,人生之华也。,新时代的青年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一代,他们的青春如同奔流的浪花,梦想如同欲开的荷苞,盛开在每一个辛勤扎根的日子里。纵时光斗转,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时代依旧召唤青年,激发出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不负时代、不负国家与人民。

回首百年,我们致敬青春的力量,“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革命先驱李大钊振臂高呼。且看今朝,新时代中国青年争做民族的脊梁。2020 年的春天,让我们见到了新时代青年的作为。他们在这场抗疫大战中扛起了大旗。抗疫前线,无处不在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中国的青年,时时刻刻都在用坚毅的眼神展望末来,用小小的肩膀与前辈们背负起国家的命运和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责任,用顽强奋斗的青年精神克服前进路上的每一道难关。而新一代的我们要像无数个他们一样,努力发光发热,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万丈高楼平地起,新时代的青年,要像植物扎根一样探求哲理,像海绵吸水一样增长真知,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知识储备。在这个知识与创新的时代,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重要了。事实上,那些立身靠本事,成就自我的人都是在不断的提升自我、丰富专业知识和增强实干本领的基础上实现的。拒绝形式主义,凭借真才实干、真学问、真本领把自己炼成真金,方能成就自己的一片天地。传承中华文化,青年要锻造坚定信念,努力锤炼本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上好思政课,加强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在我们提高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道路上格外重要。除此之外,他还曾说:“好青年志在四方,要把远大志向变成现实,既要求得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又要有契而不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点滴做起。”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仅要从书中学习文化,还要敢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我,把汗水洒在实地考验中。“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就要求我们青年一代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中坚定“四个自信”,提升能力本领。

新时代的青年要坚持发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发扬优良传统,将爱国爱民之情和优良传统文化贯穿在学业、事业的追求中,积极宣传中华“老字号”品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共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齐奋进。国潮兴起与澎洴,是一次传统文化之新风创时尚消费的壮举。国潮是时尚消费热潮的中国化,国潮让传统文化与青年相遇。出生成长于发展年代的90后、00 后们,身处多元文化聚集的环境,有了更多的偏好、选择,也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他们创意无限,也愿意为兴趣消费,为审美消费。从曾经的日韩风、欧美风的流行,到今天的“国潮”,反映出了移动时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是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践行以及充分的肯定的缩影。粉黛彩妆遇上山河国色,时尚服装遇上中国元素,飞天滑板遇上敦煌图案……它们踏着国潮之风而来,让“老字号”品牌或传制造领域成为时尚,意味着传统文化元素与时尚的跨界交融焕发了别样的生机。

除此之外,新时代的青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学会创新,转变思维,将思维的发展与新时代的特色结合。创新并不意味着打破原有的规则,更是建立新的秩序。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洞悉社会、人生和世界的科学视野和敏税眼光,时刻

从生活中发现亮点和创新点,在实践中发展完善自我。亚里士多德曾说: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是一个人的沉淀,是世间的宝藏,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新时代的青年要让知识在实践中扎根,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脚踏实地的走好知识与创新的道路。袁隆平院士日夜穿梭在田间地头,时刻关注着水稻的长势,日夜艰辛的背后是饱读文献、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强硬的专业本领,这才有了让知识在实践中扎根,才有了杂交水稻的先进技术并真正投入生产。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不断实践、脚踏实地的考察才凝结出今天的果实。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脚步丈量世界。袁隆平院士是这样,李时珍也是坚持将实践与理论结合,最终才追寻到真理。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拜访有实践经验的人,耗时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十遍的反复修改,终于在他60 岁时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如果没有李时珍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次又一次的亲身实践,《本草纲目》 也许就不会成为那么完备的医药学著作。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寄语。我们青年一代边防战士们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哪怕难与亲人团聚,哪怕时刻直面风险,只因脚下的是中国。最浪漫的不是花钱日下,而是忠

诚信念;最难忘的不是卿卿我我,而是以身许国。鲁迅殷切期望“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顾向上走”。新时代的青年们亦不负先人嘱托,李子柒坚守田园、精益求精,向世界传播中华田园文化;“冷面女神”张京,苦练真功,在中美高层会谈扬我国威.茧火之微光,青年杨展大国之风采,点滴萤火汇成炬火,尘雾之微自补益山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以致用才是不断沉淀自我、探索新知的终极目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揆诸当下,新时代青年需要秉承时代精神,与时代相拥,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肩负己任,与社会共进退、共担当,要勇于投入困境,排除万难,要始终将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将青春的活力挥酒在人民、国家事业中。愿青年,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脚步丈量世界,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http://www.dxsbao.com/art/6737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切实提升这两方面的素质。通过……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积极

姓名:赵悦伽班级:通信工程2404班实践地点:学府路社区实践感悟:返家乡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良好途径。在这个寒假,我加入了返家向社会实践活……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愿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吴君峰班级:阿拉伯语2301班实践地址:新城镇人民政府实践时间:2025年1月15日-2025年2月15日实践感悟:在这个寒假,我有幸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地点是新城镇人……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脚踏故土行实践,青春力量助振兴——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

姓名:马小龙班级:土木工程2306班实践地址: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昌宁镇政府实践感悟:在这个寒假,我有幸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地方政府的工作让我受益匪浅。整理文件资料和数据……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假“返

姓名:李智财班级:交通工程2301班实践感悟:随着春节的脚步日渐临近,我踏上了返乡的列车。不同于往年直接回家的行程,今年我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参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杜星亮班级:建电2302实践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什字镇实践感悟:在这个寒假,我有幸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的主要任务是整理资料、进行办公实践以及参与关爱儿童活动。这……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扎根家乡沃土,书写青春华章———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寒

姓名:张城玮班级:建环2303班实践感悟:春运,承载着无数人归心似箭的情感,火车站里涌动的人潮,是对家的渴望汇聚而成的洪流。于是在这次寒假期间,我报名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寒假“返家乡” | 寒霜砺志行 梓里焕新彩——文学院2025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魏蓬勃班级:汉语国际教育22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北城社区实践感悟:正月时节,社区里虽然大部分积雪已被清扫,但仍有残雪夹杂着烟头、纸屑等杂物附着在地面上,……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高唐县:探秘锦鲤养殖“金钥匙

为响应国家号召并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2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聊城市高唐县锦鲤小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响应…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最新发布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秉烛班赴湖南雷锋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2024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1周年,也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为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3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秉烛班师生前往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纪念馆开展“访故居悟…
政法学院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完成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法学院于2024年3月开展了雷锋月系列活动,共计500余名学生参加。一、“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团日活动政法学…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2023级化学四班雷锋月活动
辗转之间三月至,齐心共向雷锋行——雷锋月相关主题活动化学本2304班召开雷锋月主题班会,会议强调新时代赋予青年以新的使命和征程,广大有志青年应以意志和决心谱写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新篇章,书写我们自…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顺利开展新学期下寝活动
为了解新学期学生返校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习生活状况,帮助同学们明晰新学期的努力方向,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2月25日下午,文学院党委书记秦明鹏、党委副书记易明…
把握崭新机遇,迎接创新挑战
本次宣讲会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关于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的相关内容,对于参赛的组别、赛道以及相关形式做出了具体介绍,让我们对于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长角苗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力
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长角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在该地区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长角苗文化特质的深入剖析,同时研究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揭示…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取开学第一课
2月26日上午,新学期伊始,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集体深入课堂聆听开学第一课,详细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院长詹艾斌、党委副书记易明艺、院长助理饶思中来到惟义楼W4206教室,听取写作教研室苏勇老师…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探寻古城文化 追寻文化记忆”文化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聊城古城墙遗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增强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3月24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志愿星辰服务队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墙遗址举办“探寻古城文化,追寻文化记忆”文化实践…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联合宁夏固原黄铎堡学校举办“千里民族情,
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引领青年学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闽宁两省各民族学子的交流交融,共同推动民族团结,3月20日下午,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组织各民族学生联合宁夏回…
外院2208支部三月团日活动:学习雷锋 传承力量
(通讯员李挥戈)为带领支部全体成员系统学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3月2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208团支部在3110教室共同举办了以“学习雷锋,传承力量”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活动由2208支部团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