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命观方面。
荀子所说的天主要为自然之天,他认为天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人们顺应自然活动则吉,反之则凶,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桀的暴虐而改变,也就是说人间的治乱吉凶与天自身的运行没有关系。孟子所说的天主要为义理之天,孟子认为天是人主观精神的外化,是个体道德追求和自我修养的目标。在孟子的天人论中,人应当通过养心、寡欲等向内的求索和扩充的方法,丰富自身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准,最终实现天人的相互融合。
荀子认为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应该是认识它的运动发展规律,并在遵循其属性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实现“制之”、“用之”、“使之”、“化之”,使物为人所役使。荀子不再像孟子从天命的角度来论述,而是将天人的职责分别看待,弱化了天命的神圣意义,降低了君主作为道德主体受命于天的权威,君主“受命于天”的神圣性开始褪色。荀子认为对于天这个外在的自然存在物,认识它不如利用它,劳思苦心不能提升天人关系,而应该把握天命,把握自然的内在规律,积极地“制天命而用之”。
关于人性的论述。
荀子、孟子不同的人性论主要基于其不同的天人观,并为其各自的政治伦理思想确立了根据。孟子把人的道德属性定义为人性,而荀子则把人的生理欲望定义为人性。但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都不否认礼义法度对后天教育感化的作用。
荀子将人性视为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即对物质生活的欲求,“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所谓的“性”是人人生来具有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自然属性,既包括人们感官的能力,也包含着人们的心理欲求与情绪冲动。因而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的恶的现象是由人的本性带来的,而礼义法正之善则是后天才有的。即“化性起伪”(通过后天的教化来改变人的恶性,引导人们向善)
而孟子的人性则指人在亲人、他人遇到危难、横暴等事情时天生的心态,主要有精神心理的倾向性。如由孺子入井推演到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种善端。人的本性就是善的,后天要不断扩充善性。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也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之争。
http://www.dxsbao.com/art/6744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升学与就业竞争力,人文学院于3月20日在人文学院402教室举办就业规划宣讲会。本次宣讲特邀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顾问团队,围绕考研、留学、就业三大板块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0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玮、院长吴慧娟一行9人赴同济大学开展调研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化校际合作,共谋新文科建设发展新路径。院领导先后走访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