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多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切实际、不符合身份的理想,最主要的也是最终成功实现理想的作家马老师,在他实现理想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再那么在乎理想了,他为成为作家成疯入魔但是却在盲目追逐中失去了文学的初衷。
从他冒充儿子的作品被认可开始他就走上了不归路,他的作品不是无人问津的,是值得被看到的,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但当他发现这一切只是因为出版社想炒作他儿子的噱头的时候,他依旧不甘心,他想让自己的作品被看到,但在发布会上只有工作人员冒雨工作;反而写玛丽苏小说的女孩靠和出版社的关系和陪酒的身份被炒作起来的书的发布会人络绎不绝,蒙太奇式的镜头形成鲜明地对比,也揭示了文学中的水分和一个有文学梦的作家的不易。
他的妻子多次劝告他不能一再欺骗而换取名利、满足虚荣,然而一心钻进去的他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虽然他为儿子正名是好心,但他将此事进行到底无疑是干涉控制了儿子的人生,在儿子澄清之后,他采取力所能及地方式推广自己的作品,却还被监管部门查封说扰乱市场秩序,一个作家的一颗赤诚之心在被反复捶打之后展现出了绝望,但为人师者的本性又让他救下要跳楼的女孩,同时说服了自己走出疯魔,重新走进生活,而这次他救下女孩之举再次为他创下噱头,他的梦想在无心插柳中成真了。
在坠楼的慢镜头中他回想了很多,也应当想通了在这个只炒作噱头的文学界,就算真的出版了作品也不能证明自己什么,反而踏实地生活,偶尔发扬一下写文章的爱好更好,在电影的结尾出版社经理被判处停职,但并不意味着文学界再也没有害群之马,害群之马有、伯乐也有,相信向马老师一样执着的作者最终能够遇见自己的伯乐,即使不能出版,也使文学梦想可以与人共享。
http://www.dxsbao.com/art/6751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