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端午情,熠熠文化光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利景
亲爱的外国友人们:
你们好!提起端午,我们垂涎于美味的粽子、享受着赛龙舟的欢愉,更敬仰于怀揣赤子忠心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情操。端午之情乃文化之情,端午之光亦文化之光。邀君一起,共同领略端午之情,感悟中华文化之光芒,实乃吾之幸也。
君知否?端午之源,源远流长;端午之名,底蕴深厚。
五月初五乃端午,端五节、重五节、地腊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午日节、龙日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多种叫法亦是端午节的别称。朋友,请不要惊讶,这便是中华传统节日在取名方面的博大精深。
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此即为端午一词的来源。而节日之源,源于南方百越,更有趣的是,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却起于北方。是不是感觉很有意思呢?其实,最初的端午只是中国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来才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的风尚。当然,百姓们口耳相传的屈原的故事亦为端午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君知否?端午之乐,在食粽子之乐;端午之兴,在赛龙舟之兴。
“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对端午节的庆祝,中国各地风格各异,然而吃粽子,古往今来,各地却不约而同。朋友们,对于中国的很多食物,它们出现的最初目的和意义都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逐渐才会发展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美食。粽子亦是如此。如果谈到粽子的种类,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枣粽、豆沙粽、鲜肉粽、蛤蒌粽、蛋黄粽等多种口味,光是想想就已经让人忍不住直流口水了。
“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等中的“龙舟”、“飞龙”即是对龙舟的最早描述。待到端午之日,龙船竞渡前,大多要举行一个请龙祭祀仪式以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也保佑划船平安。其实,本质上都是“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美好的愿望。亲爱的朋友,悄悄告诉你们,这种祭祀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是普遍呢。
君知否?端午之情,乃文化之情;端午之光,亦文化之光。
端午节,虽只是中华众多传统节日中的一隅,但它却完美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诸多特点。春秋时期便有着关于端午的记载直到今天端午节仍带给着人们欢乐,彰显的便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聚午宴、端午浴、放纸鸢等众多端午习俗,又何尝不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福建、广东、浙江、河南、陕西等独具特色的地方端午习俗,更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流露;端午节在日本、越南、新加坡的广受欢迎,更极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亲爱的朋友们,端午节不仅是中华传统节日中的瑰宝,还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欢迎你们有机会来到中国,亲身体验端午之乐,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中国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艾中华
2024年06月05日
http://www.dxsbao.com/art/6775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