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姚
当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对一个问题重重的国家时,他会作何选择?按照既定轨道,工作、生活默默无闻,却也求得安稳;还是追寻理想,挑战政府,去改变国家?摆在孙中山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选择。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是孙中山先生高扬的回答,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 “振兴中华”的呐喊。
后来,正是在孙中山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然而这并非一个容易的过程。
重新回看那个时代,回顾孙中山及其同仁在那样一个充满动荡、落后、撕裂、屈辱的清朝末年所做的牺牲和努力,我不禁感叹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主义革命道路的崎岖坎坷。在辛亥革命的征程上尤为伟大的便是孙中山。
“孙中山开始时是孤立的,他面对的是强大的清政府,他一定要利用传统社会的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天石曾分析说。会党是传统的游民社会组织形式,而洪门具有反清传统,是当时孙中山在现实中唯一可以利用的力量。他当时还不可能去发动工人和农民。所以后来建立现代的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是具有先进意义的。
在革命成功前,孙中山流亡海外16年。在外流亡坚持16年,很大程度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动的。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三个月后,当时担任清廷关外练兵大臣的张作霖主动拜见了日本驻奉天领事馆总领事落合谦太郎。他公开向落合谦太郎表态,与其让东三省“落在”孙中山与同盟会这些南方革命党手上,不如把东三省给日本人。辛亥革命既是共和对封建家天下的革命,也是地方自治对中央集权的革命,自此中国政治开始了 “去中心化” 甚至后者对近代中国影响更加深。
孙中山站在历史的刀锋上慷慨激昂,以他为首的饱受西方列强屈辱的中国精英终于醒悟了过来,要变法图强:变清廷之法,皇帝之法。辛亥革命后,原本集权的中央朝廷崩溃。但辛亥革命之后,国家如一盘散沙,国家层面宪体整合失败,任何变革都是从地方突破,边缘起步。直到后来二次革 “要救亡图存必现中央集权”这个理念深入人心,中国才逐渐走出了地方割据、混乱的陷阱。
站在历史的瞭望角上,回望这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他仍然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反帝。
http://www.dxsbao.com/art/6820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