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请原谅我用这个与高尔基《我的大学》相同的题目,因为我觉得只有这个题目才能表达我在这两三个月的所有感受。我的大学因为有我的存在才有这一份对大学不一样的感受。这是我的大学,是我所看到,所听到的,所经历的,面对的大学。
才这几个月中,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说他现实社会,这并不是说他有多么的社会,而是作为我们青葱的学生时代与成熟且陌生的社会的接轨处一个让我们适应的地方,它神圣且独特。
我们的生活是繁忙的,为学业和接连不断的社团活动所填满,可是我们也常常觉得生活没有了目标和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充满迷茫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我们长大了。
正如高尔基描写了他在16岁时怀抱希望来到喀山,但理想却化成了泡影,他蜷缩在贫民窟和码头与那些贫困的人相处时,他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在与他人相处时学到了很多。俗话说君子不同而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不是谦谦君子也谈不上是小人无论是与谁相处都不免产生小摩擦,小矛盾,而我们能做的,要学会的正是去包容理解去解决问题,这是人与人之间求和的过程。
而我在这两三个月之中所学到的正是这一点。人与人相处更体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上,我们要明白,想要和他人共同配合分工就决不能自私地把某一件事情某一个活动当做个人秀。我们有特点,有个性是好的,但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我们的成就我们的个性展现绝不能是自顾自的。
且在与人相处中我更加明白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的重要性,取长补短是明智者的选择,闭门造车是自大者的选择。一个人要想要进步就要去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起,承认对方的优点,在相处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只有广泛地与人相交,个人才能丰富起来,我们的各个方面才都能得到发展。
短短两三个月的时光我体会到了酸甜苦辣,人生百味,这些都叫做成长。
http://www.dxsbao.com/art/735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与济南救助管理站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陈晓黎面对面 在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我们见到了陈晓黎主任。今年是她在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第二十二个年头,被问及二十二年……
陈志茹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为生活无着的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 ——题记 有一帮人,他们默默无闻,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能看到他们开着救助车行驶在街道上。他们是救……
伊鹏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写在前面 七月末八月初,带上行李箱和一颗好奇的心,我们来到淄博市救助站,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从一开始对救助站并不了解,到去汽车站做社会实践调研时的半知半解,再……
陈璐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从前的我笃定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生活,做好自己。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情感无非都是个人生活的点缀。但救助站的生活却和我所想的完……
谷丰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心得感悟 初入救助站 2018年7月18日,考完最后一门试,心里放下了考试的压力,剩下的只是等待着社会实践的到来,后来得知自己要在第二批去往救助站时,内心稍微有些失望。 不……
孙家伟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由于有很多受助人员精神不太正常,所以当被告知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时,我内心的恐惧加深了,也意识到此次实践的难度和重要性。 第一天来到妇女儿童科,只见……
郑天娇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横行霸道的时代。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
董自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有会听到有人抱怨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公,总有人会对社会福利制度不满,而我这个暑假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在淄博救助站的社会实践活动。 ----题记 初入救助站,温暖在心间 7月……
许小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