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看到一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的最后两句,让我感慨颇深。回想起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背过许多诗、许多词,然而真正消化的似乎没有多少。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诗句之所以可以让我熟记于心,是因为诗人描绘的深秋景色,仿佛真的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每当回想起这句诗,我仿佛能看到一条客船,在清冷的寒夜中缓缓行驶。即使不看诗句,单看名字——枫桥夜泊,也足以让内心升华,然后将所有的感情,慢慢沉淀下来。
我没有那么多的词句,或华美,或温婉,或犀利,或朦胧,我可以通过诗词去感知诗人们的情感,触碰到他们柔软的内心,但是我却没办法与他们同一高度。贾岛可以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揣度已久;《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一个“绿”字让春风温柔又多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更给人一种朦胧之美。
曾经看到过一段美文:“袅袅炊烟,茵茵芳草,云溪傍野潺潺绕。雀鸣枝翠小山重,蓬门已是春情吵。信步丛间,赏花逐鸟,暂时忘却红尘扰。也知酣梦易成空,不如归去闲中好。”
可是如今,我们的生活被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充斥,碎片化阅读盛行,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执一本好书,读一首好词,赏一曲华章。
我们的诗词呢?
我还是喜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那种寂寞而不伤感的心情,喜欢“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静谧,喜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洒脱。我渴望体会诗词的精髓,感知诗词的温度。
“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无论是“渔舟唱晚,烟雨沉轩”,还是“小桥流水,细雨屋檐”,亦或是“山林花涧,翠竹雅舍”,只要是有诗词相伴的地方,想必都是温暖心灵的港湾。董桥说:“青涩的岁月常常是一生人最缅念的岁月。几十年后对着飘霜的两鬓细细回想,心中尘封的懊悔一瞬间竟给冉冉飘起的暖意盖掉了。”
我想,所谓的暖意,也就是诗词吧。
http://www.dxsbao.com/art/841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