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中时一个无眠的晚上看完了电影版,从此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在电脑上又反反复复看了n遍电影,每次都会被安迪的机智,冷静所折服。最后看到朋友用的kindle电子书实在酷炫,于是自己也入了一台,首先下载的就是斯蒂芬金原版小说《肖申克的救赎》。用了三天时间看完原著,发现与电影版的确有些小不同。
电影里我们都知道安迪用钱找瑞德买了各种东西,但是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起初我还以为是在监狱洗衣服的工资,其实是安迪在进监狱之前[塞在肛门]里的五百块。还记得刚开始有几个同性恋老是骚扰安迪,想让安迪帮忙suck something。安迪知道自己不可能战胜这四个人,但是依然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反抗,但是在洗衣房那一次还是让姐妹花得手了,接下来在电影放映室那一次安迪说会把任何放入嘴里的东西咬碎,所以姐妹花没有对他下手取而代之是把他打了个半死。假如安迪一开始选择了服从又会怎样呢?聪明的安迪当然知道那只会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强暴。所以哪怕遍体鳞伤也要从一开始就反抗到底,所以最后安迪才能在“楼顶勇斗监狱官”一役中一战成名。最后监狱里的狱警越来越多的找安迪办银行手续,成为了监狱里有价值的人,以至于两姐妹不敢再来找安迪的是非,最后据瑞德推测,是安迪花钱雇请狱警打残了姐妹,至此此事才算完全结束。所以说没有知识没有勇气,在哪里都是混不下去的。
小说中瑞德关于监狱高墙的一番话语发人深省:“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监狱就是如此的将一个人彻底改造,狱中计算时间的 单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为一个计量单位。当看到忽然间岁月已逝,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任何人的希望都会消失殆尽。瑞德曾经告诫安迪:“ 希望是危险的东西,它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而倔强的安迪始终坚信着希望,没有一刻不在构筑着自己的希望,而且他一直试图用图书和音乐重新点燃狱友们的希望。 对坐牢的人而言,时间是缓慢的,有时你甚至认为时间停摆了,但时间还是一点一滴地渐渐流逝。 不知不觉中你已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了,你已然成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世界上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群体。在监狱这个群体中,哪怕像老布这样唯一一个拥有大学文凭的人也能成为受人“敬仰”的图书管理员。但是最后出了监狱进入另一个社会以后,在监狱养成的所有习惯都变得不能通用了,你总是习惯在某一个时段小便,习惯性的向老板征求上厕所的允许,结账的时候手脚跟不上,遭人嘲讽,最后只能在一根破旧的房梁上了结自己的生命。
瑞德和他的朋友们曾给安迪一张海报作为一周年纪念,而下一次时间的概念已是19年之后。此间安迪不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普通的囚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合法”地逃税,代价是请他的同事一人三瓶啤酒,当时的情景怪异极了,我相信瑞德也有同样的感觉,突然之间,就变成安迪占上风了,狱卒哈力腰间插着枪,手上拿着警棍,后面站着老友史特马,还有整个监狱的管理当局在背后撑腰,但是突然之间,在亮丽的金色阳光下,这一切都不算什么,也许在囚车载着瑞德和他的朋友们穿过肖申克的大门,走出囚车踏上运动场以来,他们还不曾有过这种感觉,这种自由人的平等和骄傲。瑞德说:“于是呢,在完工前一天,49年春的公差犯人,在早上十点坐成一堆,喝着冰凉的啤酒。肖申克历来最狠的狱官请客,这王八蛋还装大方呢。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屋顶,我们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安迪呢,他窝在阴凉下,脸上挂着奇异微笑,看着我们喝他的酒。你可说,他想拍狱方马屁,或想博取囚犯友谊,但我认为他只想重温自由,即使只一刹那。”这一刻他带来的恣意和温暖,也在许多年后仍被无论是否见证这一刻的人所铭记在心,而真正在多年后能享受这份自由的人,也许只有安迪,也许当他在这一刻,就想到了自己在西部开着跑车的样子,并且从未忘记过。
安迪担任图书管理员后在门口放了意见箱,大多数都是有用的建议,但读这本书唯一一次让我笑出来,因为瑞德说有两个开玩笑的提议“请多买些黄色书刊”或“请订购《逃亡的十堂课》” 还有一些小差别,在原著中图书管理员和打扫卫生给安迪送锤石的老头不是一个人,而电影中却都变成了“老布”一人。
众口难调永远是一件尴尬的事情,一本书有人喜欢就会有人不喜欢,但好在,大部分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喜欢的。这个故事至少能让我们暂时忘却积压在心头的一些现实问题,生活已经够无聊了,为什么不趁现在捡起一本书来细细咀嚼呢。
http://www.dxsbao.com/art/843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