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唐代“茶仙”陆羽撰写《茶经》之后,中华茶文化就有了根和魂,“品茗”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追溯中华茶文化发展史,福建医科大学“医馨金浦,梦扬梁鹿”社会实践队于2018年7月13日下午抵达漳浦县盘陀镇天福茶博物馆,一睹中国茶道的精髓。
在活动开展之前,实践队队员们先和天福茶博物馆管理员取得联系,表明活动此行的目的与行程安排,受到了博物馆的热烈欢迎,并专门安排了一位导游为实践队答疑解惑。
在导游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先后观看了包括乌龙茶、红茶、白茶、黄茶等在内的茶种的养殖基地,听取了不同茶叶取名的由来和制作工艺。据导游介绍,红茶属全发酵茶,用以减少茶叶中过量 的茶多酚,还能产生茶黄素等成分,提高茶叶香气;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以兼具红茶的甘醇和绿茶的清香。发酵后的茶有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
随后,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日本茶道馆和韩国茶礼馆。据介绍,大约1300年前的唐代,日本派使者和僧侣入驻长安时,因对中国茶道情有独钟,临行前特意带了一些茶回去。从此,日本茶文化开始发展。韩国茶礼在三国时期从中国引入,后被日本侵占了一段时间,茶文化与日本有相通之处。
在通往主展馆的路上,队员们发现了一个装饰华丽的古建筑,调查咨询后得知,此为清朝制茶进贡之所,因其阴凉避光,现用于储藏红茶。在不远处,是一座院雕,一老牛把满载茶叶的牛车交给壮牛,一老农将手中的鞭子交给儿子。寓意为“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中华茶叶,永续发展,生生不息。”
来到主展馆,实践队员们惊羡于其内部结构的雄伟壮阔。在展馆一层,队员们一览中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采摘到研磨,从蒸干到成型,从隋唐的茶盏子到宋代的茶瓶,实践队队员们的思想穿越了时代,不同的茶叶制作工艺和茶器形态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明程度。而数千年的历史沉积,形成了中华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在展馆二层,导游向队员们讲解了中国现代茶叶产销情况以及各茶种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品一抹茶香浓厚,守一生岁月平和。”古有品茗论政、以茶会友;今有实践队以茶之名,观华夏千年茶道文明。构建中国茶文化自信,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art/955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