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业科普服务队”专项服务队第6期活动
春天来了,万物从沉睡中苏醒,青草、树木开始抽出嫩芽。“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 是传承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载体。4月19日下午13时,食品与环境学院“益心益意”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大威村聚集,开启他们的农业之旅。农业科普服务队队长带领每一位志愿者走进农村,了解二十四节气,领略自然之美。
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恣意生长的、春是年轻旺盛的。万物复苏的春天带给农民伯伯希望。你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地穿梭着忙碌的身影,乡村的田地里,农民们在播撒着希望的种子。今天,“益心益意”志愿者青年来到大威村,体验农村的朴实。一进村口就看到老婆婆在路边暴晒、挑拣谷子。我们的志愿者便上前去帮助老婆婆挑拣谷子并唠起家常。听着老婆婆讲述着收谷子的过程,看着老婆婆满脸的笑容,我们志愿者们也发自内心的为老婆婆开心。对于农民来说,最开心的就是收取他们一年努力所种的粮食。
习总书记说过:“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二十四节气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在志愿者的热情帮助下,老婆婆邀请我们去到家里歇息。老婆婆家里不是很富裕,但足够的温馨。我们与老婆婆讨论起二十四节气,老婆婆对我们说:“这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分段掌握农事活动,结合咋们太谷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使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是祖先留下最好的财产。”二十四节气在农业方面对农民的帮助巨大,也是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十四节气为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为此,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2016年12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科学智慧的民族。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祖先,感恩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这一部分遗产。”农业科普服务队的志愿者与老婆婆说再见后,立即回到学校便发送二十四节气的推送,使更多的人对二十四节气有更深的了解。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志愿者的脚步从未停歇。
帮老婆婆挑拣谷子
老婆婆拓展节气知识
与老婆婆再见
(食品与环境学院青协供稿)
http://www.dxsbao.com/gongyi/153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