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的身体限制了他的步伐,但他的思想早已挣脱了束缚,将一点点的思绪捋成一页页随笔。他是陈大新,是首届全国“自强模范”,是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散文》、《华夏散文》、《山西文学》、《浙江作家》、《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联谊报》等报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曾出版散文随笔集《坐对沧桑》、《因曲折而美丽的河流》、《静处的响声》等。
当在湖州吴兴残联扬帆小龄园区见到他时,他是拄着双拐的,但从他的神态中丝毫找不到他对自身略有残疾有任何的不满和遗憾。听他曾共事过的同事说,陈大新虽幼年患小儿麻痹症,双脚残疾,但他高中毕业就被临海市电信局录用为话务员。在繁忙的四班制工作之余,他依旧刻苦攻读,自学获得大学学历。而且他对自己是个残疾人并没有产生自闭倾向。他看上去和他写的随笔一样,是个看淡世俗生死、有思想有智慧的孤独的苦修者。他只要想到某些事、遇到某些事或者做过某些事,大多都会把它写下,些许是因为害怕遗忘所以需要牢记以致依靠笔头记录在册甚至发表博客。博客里的他谈红尘世情、谈友人茶座、谈雪夜读书、谈台州闲话,篇篇句句词词都是真实哲思、智慧隽语。
当记者采访陈大新时,他说他是因为在大学期间获得了汉语言文学全国性的自学成才奖的契机才走上了作家之路。当记者再次提问当作家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是如何克服困难,对后来者有何建议。陈大新回答到,作为作家,大家都会有一个现状,即有一段时间就会不太满意自己之前写的作品,其次就是写的多了,投的多了,并不意味着被选中的就多了。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原来是平静的心绪被浮躁的环境影响着,而本身所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不骄不躁,如此就会慢慢变好。最后陈大新对自闭症患者对就业问题或者创业提出了最基本的建议。有一个健康良好的身心是就业的根基。首先,要相信科学,最佳的治疗时间在3-6周岁。家长要及时发现,不能羞于不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就会越来越不好治理。及时发现,尽早治理。
《圣经》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作为残疾人群中的就业成功人士,陈大新并没有对自己没有健全的肢体而埋怨,上帝给了他绰绰有余的行为能力,他靠自己的努力在写作的道路上有所成就。纸短情长,文字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一丛繁花”中,我们看到了陈大新真实、丰满、意蕴深厚的生活和写作世界。
http://www.dxsbao.com/gongyi/1618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