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携新合学生追忆古法造纸术,继往非遗文化
文字/黄淑婕、宋清扬
2019年7月9日,浙江大学生赴桐庐县新合小学开展以“传承造纸 妙笔生花”为主题的造纸术教学,通过古法造纸术的教学,在发扬手工艺的同时传承非遗文化。
“造纸术——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伴随着谢颖涛老师对造纸术的介绍,今天的课堂渐渐拉开了帷幕。在老师的认真讲解之下,孩子们逐渐认识到了造纸术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但不幸的是,因先进造纸机器的出现,手工造纸的用途和收入大大减少,导致这一古老的工艺濒临灭绝。听到此处,孩子们的心中也感到了万分的惋惜,迫切地想要为古法造纸术的传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孩子们对造纸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志愿者带领着孩子们走进了动手环节。纸浆落入水中在搅拌棒下渐渐化为飘絮,一次次的搅动,搅散的是一丝丝纸絮,凝聚的是一份份温情。随后孩子们在纸浆中滴入造纸胶以增加后期纸张的抗压耐折程度,由于胶水的加入纸浆变得愈发浓稠,浓浓纸浆展示着造纸文化的深厚底蕴,显现着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随后孩子们用造纸框放入水中进行抄纸并在纸面上铺设花草、色素、亮片等装饰物以使纸张内容更加丰富。在这一环节内孩子们奇思妙想,将自己心中的大千世界都表现在了这厚厚的纸张之中。活动结束之际,孩子们对纸张进行了二次胶浆后等待着纸张晾干,此时的每位孩子们都对自己的作品充满幻想,相信时间会让自己的作品有更加不同的韵味。
在如今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的多元时代,曾经人们心中的“超级英雄”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匠心少年创客团队牵起少年们的手,在课堂之中重拾非遗文化的瑰宝,体验劳动人民的不易。
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历史灿烂悠久,数千年的沉淀,都被保存在一张张纸中,一张纸,包含着大千世界;一种文化,蕴含了数千春秋。
革命山区新合:创客重绘长征途,携童守望革命情
文字/申智玲、宋清扬
2019年7月9日,浙江大学生组建“匠心少年创客”实践团队赴桐庐县新合乡山区小学,开展了以“重温英雄史诗,传承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堂。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创客团队响应国家方针,充分利用新合乡红色思政文化,结合革命老区优越的历史地位,带领孩子们重温先烈英姿,感悟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正是一座信仰的丰碑。创客携手山区儿童,匠心不减,坚定信仰,筑梦未来。
在这里,见证一腔英气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课堂伊始,申智玲老师进行了长征文化的背景简介,在孩子们高举起提问的手中,课堂正式拉开序幕。
长征动画的放映,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动画片中,红军吃皮带、滚泥潭、过草地,孩子们也被深深震撼。“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应该带领孩子们回顾历史,铭记长征精神。”创客团队指导老师黄路老师这样说道。
在这里,感悟一种力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孩子们洪亮而又热情饱满的朗读声,体现出她们对红军们的无畏精神的敬佩。在两首古诗中,显现的是红军战士们的勇敢、坚定和奉献。而孩子们铭记于心的长征精神,也是通向未来的中流砥柱。
在这里,践行一颗初心
“筑梦新时代-绘画环节”的开展,课堂渐入尾声。新合作为革命老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思政文化,孩子们也深受红色文化的渲染,将彩笔与童心碰撞,擦出的火花点燃了绘画之火。红色的党旗,蜿蜒的山路,英勇的红军战士,都是孩子们笔下的长征写照。
跨越历史烟云,穿越千山万水,长征的战斗号角永不停歇。创客带领孩子们重整行装,怀揣信仰再出发。新时代的长征路,匠心少年与山区儿童携手共进。
匠心少年创客:继承非遗造纸术,重温长征战友情
文字/申智玲、黄淑婕、束加斌
2019年7月9日,浙江大学生组建的“匠心少年创客”团队赴桐庐新合小学开展了以“追忆古法造纸,重温长征旅途”为主题的教学。诣在通过以造纸术的教学和长征的讲解,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重温先烈的英姿,领悟长征的精神。
“造纸术——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伴随着谢颖涛老师对造纸术的介绍,今天的课堂渐渐拉开了帷幕。在老师的认真讲解之下,孩子们逐渐认识到了造纸术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但不幸的是,因先进造纸机器的出现,手工造纸的用途和收入大大减少,导致这一古老的工艺濒临灭绝。听到此处,孩子们的心中也感到了万分的惋惜,迫切地想要为古法造纸术的传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孩子们对造纸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志愿者带领着孩子们走进了动手环节。纸浆落入水中,在搅拌棒下渐渐化为飘絮,一次次的搅动,搅散的是一丝丝纸絮,凝聚的是一份份温情。随后孩子们在纸浆中滴入造纸胶以增加后期纸张的抗压性,由于胶水的加入纸浆变得愈发浓稠,浓浓纸浆展示着造纸文化的深厚底蕴,显现着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随后孩子们用造纸框放入水中进行抄纸并在纸面上铺设花草、色素、亮片等装饰物以使纸张内容更加丰富。在这一环节内孩子们奇思妙想,将自己心中的大千世界都表现在了这厚厚的纸张之中。活动结束之际,孩子们对纸张进行了二次胶浆后等待着纸张晾干,此时的每位孩子们都对自己的作品充满幻想和期待。
通过志愿者老师的认真讲解,孩子们对造纸术的发展和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推进,就开始了第二节以“重温英雄史诗,传承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堂。
课堂伊始,申智玲老师进行了长征文化的背景简介。在孩子们高举起提问的手中,课堂正式拉开序幕。“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孩子们洪亮而又热情饱满的朗读声,体现出他们对红军们无畏精神的敬佩。新合作为革命老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思政文化,孩子们也深受红色文化的渲染,将彩笔与童心碰撞,擦出的火花也点燃了绘画之火。红色的党旗,蜿蜒的长征路,英勇的红军战士,都是孩子们笔下的长征写照。
一张纸,包含着大千世界;一张纸,蕴含了数千春秋。跨越历史烟云,穿越千山万水。创客带领孩子们重整行装,怀揣信仰再出发。新时代的长征路,匠心少年与山区儿童携手共进。
http://www.dxsbao.com/gongyi/1707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