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心得体会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的留守儿童,他们失去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
所处的地方是较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件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多人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发达城市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
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因为中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因此会产生很多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流动,而这些劳动力集中在青壮年群体上,他们又无法负担起发达地区较高的生活和教育成本。许多孩子只能留在老家,因此产生许多留守儿童。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因积分入学政策,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的问题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造成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物——“制度性孤儿”,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原因很简单,三座新的大山正压在当下农村父母身上:改善住房条件;支付过高的生活成本;孩子的教育开支。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入学制度的限制。在中国,乡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孩子的户口不能进入城市,因此就不能读书,只能被留守,不能享受与户口相关的利益。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其教学质量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 。如果家长带着孩子出去打工,那么孩子就会失去读书的机会,如果不能读书,那么打工的命运永远都不能改变。而留守儿童大多存在:
1、对学习没有兴趣:在长时间的和父母分离之后,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并没有什么感觉,他们一般也不会听自己父母的话。家庭中的老人也不会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因此他们自然无法引导孩子好好学习。一般来说,他们也会有厌学的情绪,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总是认为他们是在给父母读书,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且他们的学习成绩通常不太好。许多留守儿童在初中毕业后进入了社会。这最初与经济有关,但现在却与家庭有很的关系。
2、组织纪律差:在离开父母的管辖之后,他们可能会有点肆无忌惮,家里的老人也因为年龄太大,而无法管的了他们。在他们眼里是没有纪律和组织的,他们上学会经常迟到,还可能会逃学不去上课。这是不利于他们的未来成长的,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他们可能回由此而过早的离开学校,也可能会导致他们误入歧途。关于父母,应该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
3、任性、脾气大:如果孩子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过父母的鼓励和肯定,那么他们可能会变得特别的任性,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在他们心里,他们做什么都是没有人在乎的。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也有自卑的关系,由于自卑他们会做一些自己感觉很了不起的事,比如,在学校打架,欺负同学等。这都是不好的,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
4、没有节俭的意识: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缺少的是金钱,他们也会因为常年在外面打工,感觉自己没有陪伴孩子,亏欠孩子的,而想法去弥补孩子。他们的弥补就是给孩子买大量的东西,给孩子金钱上的弥补。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弥补方法是非常错误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好的体验,因为在他们眼里,金钱来得太容易了,他们就会没有节制的花钱,而且还有可能会养成一种错误的金钱观,和虚荣心理等问题。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首先要加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沟通,让留守儿童父母意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这样他们在寻找工作时就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会选择就近的工作地点,能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时应多加强与孩子的联系,每天的一通电话或者视频,可以将父母与孩子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留守地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了解每个留守儿童学生的详细情况,通过学校、老师、同学的关心,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呵护与照顾。学校可根据留守儿童父母上班制度与儿童状况安排亲子视频时间,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这个问题一直延续了几十年,但始终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正如你所说的,被爷爷奶奶带成了留守儿童,现在自己的孩子又要重蹈覆辙。
作为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呵护和陪伴,心灵的空缺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尽管有爷爷奶奶照顾,毕竟不能代替父母应有的角色,更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伴其左右。而在外打工的父母,也无时无刻不想念着在老家的孩子,对他(她)们牵肠挂肚,操心他(她)们的吃喝拉撒,读书上学。
如果有条件,尽量让孩子随父母一起,可以在城里读书上学,政府在这方面对农民工有许多照顾政策,毕竟孩子的成长最重要。多回家看看,与孩子多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就在身边。寒暑假接孩子到城里,多陪孩子到处看看,让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丰富孩子的视野。每天下班后和孩子用手机视频聊聊天,问问孩子的学习和身体情况,注意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心理,多鼓励,多关心。
城乡差异,正因为有城乡差异的存在,才迫使大量适龄人口去城里打工、发展。那么孩子只能留在家里让老人帮带,父母成为孩子和老人的远程提款机。地区差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对比其他地区明显具有优势。这使得很多其他地区的人,去这些地区寻找发展机会,从而造成大量留守儿童。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认识到我国留守儿童想象的严重性,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控。使更多的孩子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
http://www.dxsbao.com/gongyi/2159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