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幸福食堂的故事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筑力启航实践团 作者:王奇 祝硕 刘文苑

还未通过宽宽的街道和栅栏式的大铁门,溢出来的,便已是扑鼻的饭香和未曾间断的欢声笑语。

镜头一:衣着简朴技艺高,不为工资为老人

走进食堂,一位穿灰色衬衫、黑色裤子和布鞋的中年男子正在后厨洗菜,只见他洗的非常仔细,竟然没有发现我们走了进去。

“叔,您一直在这么?”

“我是早上五点左右过来,晚上等老人们休息了再回去。”

“那冬天怎么办?”

“冬天也得按点过来,要让老人们及时吃上热乎的饭。”

“听说您每月的工资才几百元,而您还要每天不缺班。”

“我在这工作,不为了工资,就是希望能为老人们做点事情,让他们安享晚年。”

图为幸福食堂负责人孔令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文苑 摄

镜头里的主人公是济宁市曲阜市石门山镇西焦沟村的一位村民,名叫孔令水,今年54岁。在2018年6月份,幸福食堂开张的时候,孔令水就一直在这工作了,每天按时到,日日不缺班,他已经在这一年多了。曾经,孔令水在泗水县水晶公司工作,是负责高档出口粉皮加工的食品卫生监督员。在村子里建立起幸福食堂后,他就没再回去,自愿负责起老人的饮食等工作。即使其他工作的工资再高,他也不想让这些老人得不到照顾。

自从青岛农业大学的“筑力启航”公益服务团来到村子后,实践队员们的一日三餐都是由孔令水负责的,他做的饭即使是青菜,也非常好吃。实践队员祝硕说:“第一次出去社会实践,在孔叔叔炒的菜和熬的粥里,我好像吃出了家的味道。”

镜头二:贴心服务胜亲人,老人生活有保障

“叔,您做完饭之老师,这是我们每天写的新闻和采访的一个人物,因为今天第一次加群,有很多地方还都不太懂,给您添麻烦了怎么还在食堂里,不回家歇歇吗?”

“我一天都在这的,你看这里的老人,他们自身状况并不太好,他们有的手拿不起东西,有的脚不能走路,有的还得靠轮椅出行,我是不敢离开,要留下给他们帮帮忙什么的。”话音未落,一位老奶奶拿了一瓶酱油过来,因为手的问题,她并不能打开上面的盖子,便找孔令水去拧开,他耐心的对老奶奶说:“你快坐着吧,我打开给你倒。”

93岁高龄的老爷爷高运生慢慢的走过来,因为年龄大,他的牙齿基本上都掉光了。“我们这些老人能聚在一块聊聊天,吃饭休息,多亏了他啊,大热天的他还在后边做饭。”许多老人都点头一致表示认同。

为了让老人们每天安安心心生活,做饭、买菜、收拾卫生等这些工作都是孔令水一人负责的。孔令水说:“因为墙面贴了浅色的墙纸,许多老人喜欢蹭墙,所以我每天都会擦墙,在这里帮老人打打饭、倒倒水什么的。”

孔令水每周还会召开会议,主要询问老人对用餐情况的建议。老人的每一句话,他都认真聆听,老人想吃什么、能吃什么,他都认真考虑,并兼顾所有老人的喜好。他用心调整伙食,每一顿饭,都仔细考虑每位老人的实际情况,并不断变出花样,使每天的饭菜都不重复,让老人们爱吃、喜欢吃。

每件小事孔令水都细致入微,他把自己的老人都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带给他们照顾与关爱,并定期用照片的方式记录老人的生活,发给他们的孩子,让他们放心。“我也是这才学会了智能手机,能帮老人拍拍照片,想着帮老人们制作一个照片墙。”就这样,每天孔令水都将最贴心的照顾带给这里的老人。

镜头三:小小食堂大温暖,戏剧饺子齐上阵

“叔,当初村子里为什么想盖一个为老人服务的食堂?”

“这多亏了我们的村支部书记张树亮,他觉得咱们村缺少照顾的老人太多,就想到盖个食堂把这些老人聚集起来,也好相互有个照应。要盖食堂的消息传的很快,陆陆续续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村民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有的把自己家种的应季蔬菜也拿来捐给了食堂,有的提供了桌椅板凳。村外也有好多善心人前来捐款,送物资,也有的距离远的通过微信等现代的方式传递爱心。”在院子里,两块牌子映入眼帘,一块牌子上写着当时捐款的每个人的名字,用来记录每个好心人的善行,传承忠义礼智孝的传统美德;另一块上面写着每天购买食材的费用,真正做到了绝对的公开与透明。

孔令水说:“以前有三十个老人在食堂吃饭,这几天天气热,有老人被孩子接到城里去了,还有二十几个老人。在这吃饭的老人最大的已经94岁了,最小的也有68岁了。”

“叔,食堂取名叫幸福食堂有什么含义吗?”

“叫幸福食堂,就是想让老人们晚年过的更好些,让老人们感到温暖。咱们食堂的最大优点就是服务周到。一个星期至少吃两次饺子,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我就给老人们再改善改善伙食,炖鱼、果汁什么的,老人一块儿吃吃饭。”说起老人们的娱乐活动,孔令水在电视里下载了好多戏剧,老人们经常一块唱戏曲。另外老人们在孔令水的带领下还经常聚在一起擀饺子皮、调馅、包饺子。老人们可以一边包饺子一边看电视,其乐融融。

图为老人们在一块包饺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令水 摄

图为老人们共同包好的饺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令水摄

电视里传出了“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食堂里充满了老人们的欢声笑语,满是温情。

小小村落,温馨食堂,将幸福通过饭香传递。一个食堂的拔地而起,有每位善心人的帮助,更有孔令水的帮助与贴心照料,从此西焦沟的老人们不管春夏秋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能吃上营养均衡的饭。老人们不仅有了物质上的关怀,更有了精神上的关怀,可以通过团体聊天,举办各种文娱活动来充实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幸福食堂的故事将会持续的流传,将爱与温暖变成永恒。

图为幸福食堂负责人孔令水与老人们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文苑 摄

http://www.dxsbao.com/gongyi/2295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敏孩童梦 稚学子心
7月11日,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敏稚”服务队进历山名郡社区“益心筑梦”暑期公益课堂已经进行到第四天。第四天的课程中,服务队的同学们深入课堂,参与教学环节,与孩子进行互动。上午的第一节课是英语…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三下乡团队进行office培训
2019年8月17日晚七点半,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三下乡团队于化工大楼A208由杨智健同学进行office培训。杨智健同学首先对三下乡团队成员进行了word培训,介绍了一些常用功能的快捷键,向团队成员示范了各个功能键的效果并…
参观湘潭市博物馆、党史馆
8月18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完成了外出调研的最后一站——湘潭市党史馆。今天上午八点,所有人在南门集合坐车去往湘潭市博物馆。大约九点,所有人到达湘潭市博物馆。上到三楼党史馆…
山东高校学子三下乡|用有趣的地理知识,带领孩子遨游神秘的大千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在山区里成长,孩子们鲜有机会能出来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米阳光”调研队深入贵州毕节市营兴村营兴小学,上了…
问卷出炉
经过几天的探讨,这份关于红色文化的问卷终于出炉了!从此次三下乡活动开始,我们就一直知道要做一份调查问卷。在活动开始后一天半的样子,负责人就对后勤组下达了开始制作调查问卷的指令。在问卷制作前期,…
垃圾分类宣传走进社区
(通讯员:黄雪纯)2019年8月18日上午,为了使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团队成员前往湘潭市雨湖区建设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单派发和讲解。团队成员携带提前…
你们,黝黑的皮肤遮不住最明亮的眸
7月15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坐着绿皮公交车向村子出发,周围都是种的玉米,一片一片的绿色挤进眼里。不多久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在这个炊烟袅袅的小乡村里我们将要展开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一路颠…
青农学子赴临沂社会实践团第七课:时间逝去,回忆永驻
为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战略的号召,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情系沂蒙,心梦飞扬”赴临沂社会实践团来临沂进行社会实践已经有七天了。7月21日,是最后一天在临沂社会实践了,在这一天队员们都尽心尽力地与…
Cu-Zn暑期社会实践收获颇丰,实践活动结束但Cu-Zn课堂还在继续
7月14日,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山东理工大学“Cu-Zn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入住蒙阴县花果庄村,开展为期16天的支教活动。在实践期间,通过走访对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开展调研活动。除常规课程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团分析调查问卷
8月18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团前往了湘潭党史馆,顺利返校。短暂休息后,实践团成员们于15时整准时集结于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大楼A10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此次工作旨在将前几日收集的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