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未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川息队的12名志愿者抵达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汪营镇童星托教学习中心,计划和学习中心公益班的孩子们一起度过这个盛夏。自上台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旨在培养一批又一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新一代,基于此,川息队的志愿者以传统文化“对联”为基点,推进山区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
“三更灯火五更鸡,万里航程千里志……”教室里书声朗朗,孩子们正齐声诵读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对偶句,小小的脸庞上写满了真挚与认真。
课堂伊始,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始赏析对联艺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那时……”孩子们认真的听着志愿者从对联的历史渊源讲到发展阶段,再至其中蕴含的语言艺术。
一个孩子问:“老师,你说古人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对联的各方面都要对仗协调呢?”孩子似乎对此非常不解,这致使他在“创编对联”阶段久久难以下笔。
这个问题也一下子难倒了志愿者,在查过资料后志愿者向他解释:“对联里蕴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阴阳二元观念。什么叫阴阳二元观念呢?就是啊,中国人对‘成双’‘成对’‘凑两’有着近乎迷恋的追求,这种追求溶于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当然也就会体现在对联上啦!”孩子听了她的解释后挠了挠头,仍然似懂非懂。
想了想,志愿者补充说道:“你看,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儿女双全凑成好’‘好事成双’这样的话?”孩子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开始埋头专心于编写对联。
志愿者姐姐帮助孩子解决疑问,并教孩子如何将对联写的整齐。
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在红纸上写下对偶句。
完成对联编写后,老师请孩子们工工整整的抄下老师事先追备好的对偶句,打算来一个“硬笔书法大比拼”。孩子们叽叽喳喳兴奋极了,在红纸上一笔一划的写着。在同学们的初步推选下,有三个孩子的作品荣幸“登”上了黑板,供大家再进行下一轮的票选。
志愿者将脱颖而出的三幅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供孩子们票选出最好的作品。
孩子们对此很是谨慎认真,仿佛自己的一票比金子还要贵重,“他的第一个字没写好,和其他字的大小不一样!”“她把字写错后又修改了,不流畅!”“他的字体不如前两个好看!”一个个“评审官”异常激动,终于,在激烈的“角逐”下,第一幅作品荣幸胜出。
老师邀请获奖作者站起来时,小男孩害羞的样子让我觉得可爱极了,“你写的真好!”“原来是你写的啊,好棒!”听到大家的夸赞,小男孩更是羞红了脸。这里的孩子们从不吝啬对别人的赞美,这是一直以来让志愿者极为触动的。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孩子们的语言总是真挚又直截了当,不掩饰敬佩,亦不掩饰沮丧,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简单纯粹。
课堂到这里还在继续着,老师融合了上节汉字字形鉴赏课的内容,在黑板上用各种字形写下“福”字,让孩子们学着用各种字形将福字写在方形的红纸上。“福到了!”一个孩子在自己写完后站起来高兴的大声说。
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不仅仅深切领悟了对联艺术,更是能融会贯通,将各种字形与撰写对联相结合,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而可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形成文化自信,是势在必行的。也许这一节课两节课不足以达成这样的效果,但我们想做的也只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对孩子们进行启蒙,让他们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其以后的学习作个‘引子’。”志愿者瞿梦媛如是说。
http://www.dxsbao.com/gongyi/2352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