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孕育希望的种子
由于新冠疫情,在家里待了大半年,回首半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自己似乎没有做点值得纪念、有意义的事情。我在了解到“三下乡”活动正在招募志愿者,将以线上的形式开展活动,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报了名,准备面试。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提到“为什么要来参加三下乡支教活动”这个问题时,其实在决定报名这个活动之前便已经有了答案——参加支教活动不是随波逐流,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锻炼自己,突破自我,在大学里面留下一些值得未来提起而自豪的一种经历。
坚持,服从,负责,保持初衷,便是我参加支教所做的准备。
初遇,点燃希望的星火
初次见面,红着脸。开学第一课,是“小老师”与学生们的第一次见面会,首先是由各位任课老师作自我介绍和才艺表演,隔着屏幕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位“小老师”的热情与善意,让同学们逐渐消除对“老师”的畏惧感,轻松愉快地沟通交流。“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科学地理兼历史文化兴趣课堂的老师,接下来我会带领大家去穿越古今,了解有趣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认识课本之外的地理世界,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面对一群可爱的学生作自我介绍,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心里像有只小鹿在乱撞。
接着是到学生的自我介绍的环节,很多小朋友都羞于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大部分都是在评论区里面发“老师们好,我叫……”,只有少数学生大大方方地作了自我介绍。可能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见面,不能够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位老师对他们的热情以及期许。
微尘第一课圆满结束,二十天的征程从此刻正式开始。
熟识,照亮希望的路
线上支教的前两天,不管老师们如何的热情、幽默地跟小朋友们沟通,他们对我们这群“新老师”的敬畏之心犹在。每次上课都需要老师们来强调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以便观察学生们的上课情况。起初孩子们都不配合,老师们想方设法的设计一些互动对的环节让小朋友们参与,但效果都不佳,课堂气氛不活跃。
在支教这个活动中,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们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除了给小朋友们上课之外,大部分对的时间都是待在会议室里面,观察他们上课的情况,课间放他们喜欢的歌曲或者一些有趣的短视频。相处了近一个星期下来,小朋友们的话也逐渐多了起来。除了学习交流群,我还给班上的小朋友们建了一个日常交流沟通的群——“五(二)班的第二阵地”,大家在这个群里面要比在爱学习群里面活跃很多,记得有位家长在群里面看着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聊天说了这样一句话“有趣的老师们,我是家长,我退群吧!”很多时候,孩子们在家长或者老师面前都是装在抑制爱玩、嬉笑吵闹的天性,建“第二阵地”的初衷便是希望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跟老师、同学多沟通交流,增进师生、同学情谊。
离别,天下难有不散的宴席
转眼间,线上支教的日子就过去了,和小朋友们朝夕相处,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早就已经将彼此视为最亲近的人,从初遇到相识相知再到离别有太多的话羞于说出口,但是恰恰这种来不及寒暄的离别,最让人割舍不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上一位小女孩,在我们的结课大会结束了之后,给我发消息“老师,我舍不得你”“老师,我想再看看你,可以给你打视频吗”,接通视频的一瞬间,我就听到小女孩在哭着说:“老师,我舍不得你!”顿时热泪盈眶,我从未想过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能够让别人恋恋不忘。强忍着泪水跟小女孩说:“不哭,老师一直都在,以后有机会了老师就来看你好不好?”直到小女孩不哭了,才挂断了电话。
初次分别,红了眼。
http://www.dxsbao.com/gongyi/3199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