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三维助力,西安加油!活动展示第一弹!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三维设计协会

三维助力,西安加油!活动展示第一弹!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2021年12月29日,学生三维设计协会团支部委员会积极响应校团委社团部号并召开展线上团日活动,积极动员协会团员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建模、手绘、海报、文案撰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用“三维”的方式,为疫情之下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及每一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为西安助力,愿长安常安,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胸中有丘壑,数字绘山河

协会团员们采用三维建模的方式,在电脑上还原了西安的著名建筑,用数字化的技术展现西安的独特魅力,以下为作品解说及展示:

一、陕西广播电视塔:

在西安的城南之地,除了古老厚重的大雁塔,还有着大名鼎鼎的“西部之光”——西安电视塔。电视塔外形似通天宝塔,16棱形的宝蓝色塔座和塔楼,犹如宝石镶嵌于宝塔之上,称其为西安的“东方明珠”也不为过。

作者:翁培楠

作者:贺佳慧

二、大明宫(丹凤门):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紫微照空,千秋颂章。贞观始修,高宗承光。丹凤五道,龙首以抗。九天阊阖,朝会万邦。翔鸾栖凤,锦绣雕梁。乾坤光转,明月大江。万载山河,盛世绵长。”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分为前朝和内庭两个部分。夜幕降临,金黄的霓虹灯下,整座宫殿熠熠生辉,仿佛向我们重现了大唐的盛世荣光,灯影阑珊间,我们梦回大唐。

作者:胡柯頔

三、大雁塔:

玄奘西行,一直都是大唐最充满传奇性,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故事,除了名著《西游记》的加持使其家喻户晓之外,大雁塔作为唐玄奘取得的真经最后的归宿,使这一故事不单只是传奇,更是值得后人考究的史实。大雁塔见证了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却能仍旧伫立在这千年古都的中心,见证了如今西安的辉煌。盛唐的长安,与当代的西安,穿过千年的时空,在大雁塔处重合。盛唐的光辉,从大雁塔喷薄而出,温润了关中沃土,照亮了神州大地,直至地老天荒。

作者:刘佳辰

四、西安人民大厦:

西安人民大厦建于1958年,作为西安市第一座外宾接待所,最初的作用是用于接待苏联专家。彼时的西安作为新中国的战略要地,一手撑着西部大开发,一手托着苏联援助的国防工程,西安,这座本地处中原的千年古都,成为了荒凉,神秘的大西北面向外界的大门。

如今时过境迁,一带一路让大西北走向了世界,西安也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重铸了昔日的辉煌,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人民大厦超前的巴洛克式风格设计也被各国人士所欣赏,一跃成为了国际大酒店。这座大厦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的风风雨雨,当然也会伫立在那里默默地注视着西安在坎坷中前行,再现千年前的盛唐景象。

作者:李景渊

五、永宁门:

永宁是一众城门中资格最老的,他的记忆始于洪武三年,那年都督濮英主持扩建,“南方居火,改‘安上’为‘永宁’,以求勿起火灾,永保安宁吧”,自此“安上门”更名“永宁门”,改隋唐的过梁式三门洞为砖砌拱券式单门洞。春去秋来,在城门下玩闹的小孩换了一拨又一拨,这天下的姓名也换了一拨又一拨,朱家人走了,姓李的来了,姓李的败了这天下又承平大清,之后之后……永宁几番遭战火毁坏、风侵雨蚀,又几番被修缮扩建。永宁伴了这座城半生,如今这座城已经没有了战争,永宁也不必再用做防御,但永宁将一直伴着这座城走下去,陪着这座城去经历更多的风风雨雨。

作者:王玥童、郭玉若

六、钟楼:

想象一下,在城市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一座高屋建瓴,雕栏玉砌,碧瓦大甍、层楼叠榭的四方瓦楼巍然伫立在这一切的正中心,这便是西安最具代表性,最具冲击力的建筑——钟楼。他已经在这里静静的守护了西安人民将近六百年,辛亥革命时见证起义军的浴血奋战:护国运动时,见证陕西督军反抗暴动;如今,见证着西安人民众志成城、共抗疫情。未来它也将一如既往地守护着一辈又一辈的西安人民。此外,楼上景云钟的钟声被录入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也陪伴全国人民度过一年又年。

作者:蒋文超、刘卓

七、鼓楼:

不同于钟楼,钟楼是鹤立鸡群的地标建筑,而鼓楼的的暮鼓至今仍在回响。当微凉的风吹动飞檐翘脚下的大红灯笼,当你数着楼梯往更高处攀登,不知道这样一座长安城,晨钟暮鼓,唤醒了多少流年的回忆?当从鼓楼向下俯瞰时,才真正理解古人诗句中的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感觉。晨钟暮鼓相辉映,古色生香在莲湖。这一方水土孕育了华夏经久不衰的文明,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交织成一条线,牵动着多少人,多少难忘的回忆和过往。

作者:蒋文超、刘卓、李瑞轩、孙焕宸

八、西安城墙:

城墙,四方的造型,厚重的墙壁,青灰色的砖块,大气磅礴的城门,仿佛仍旧像千年前守护长安城一样守护着这座城市。如今的城墙作为西安最显著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成为了每一个想了解西安这座城市的人的始发站,步行在西安城墙上,犹如踏上了古代的时空高速公路,从唐朝到明朝,再到现代,14公里的西安城墙会给你一个完美的展示。

作者:白迆畅

作者:王卓异

我笔绘我情,我手写我心

面对疫情,有这样一些同学选择用手中的画笔来表现对抗疫英雄们的尊敬,将希望传递给更多的人。墨水勾勒的不仅是一幕幕感人画面,更有我们众志成城、携手抗疫、驱散疫霾、坚守山河的决心;笔尖流淌的不仅是对一线抗疫英雄的牵挂,更有我们对“封城不封情,隔离不隔爱”的坚守。让我们携手共克时艰,相约春满人间!

一、绘画海报:

《忧》作者:曾嘉辉

作者:王周姝健

作者:李景渊

作者:龚星瑶

作者:呼延一方

二、日记随想:

《居舍日记》贺佳慧:

程逸帆:

三、书法作品

作者:高昊

八方支援、千里守望

三维协会的同学还绘制了泗州文峰塔。泗州文峰塔坐落于河南省唐河县城:明末清初,为培植唐州文风,弘扬圣贤学风,文人雅士兴建此塔;其外形挺拔秀丽,哭死饱蘸浓墨的一支神来之笔,巍然屹立,静静见证沧海桑田,娓娓诉说古唐雄风;今许千里之约,护佑十三朝古都长安战胜疫情,水逆退散。

作者:王誊锦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疫情之下,感谢坚守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感谢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志愿者,也感谢每一个谨遵指令的我们。

苍茫山河轮转,天暮岁未晚。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众志成城,风浪何惧?

疫霾必尽,霁云终临!

愿每一个坚守战“疫”的我们所向披靡!

文案供稿:郭家宁、胡耀宇、王誊锦

图片供稿:三维设计协会

图文编辑:翟一帆

http://www.dxsbao.com/gongyi/4291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法学院举办“书以载道,文明同行”校园文明书法评选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素养,营造和谐、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文法学院于4月21日晚在北校区树人楼209教室举办了“书以载道,文明同行”校园文明书…… 王诗音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支部大会 —党员发展对象人选民主评议

——党员发展对象人选民主评议为进一步保证党员发展质量,落实发展党员工作,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于2025年4月21日晚上在学院楼1-A215教室召开支部大会,对第32期党员发展对象人选开展了民主评……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举办“匠心筑文明,礼行润新工”团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文明校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激发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的热忱,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与道德修养,助力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 高子涵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举办“四高四争先,青年勇担当”诗词大赛初赛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意识,展现青春风采,文法学院于4月21日晚在南校区学院楼B-213教室举办“四高四争先,青年勇担当”诗词大赛初赛,文法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比…… 余舒含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走进太行公仆展馆:文法师生的精神洗礼与教育进阶

2024年4月15日,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师张琦、冯美连、韦彩红,带领学生们前往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县唐庄镇太行公仆展馆参观,学习当地先进文化,汲取精神力量。踏入展馆,庄重肃穆的氛围扑…… 王欣欣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奔赴河南新乡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 开展学习交

2024年3月20日上午,文法学院师生代表踏上了前往河南新乡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的征程,开启了一段有趣、充实且富有意义的学习交流之旅。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新乡县……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举办2025年度“活力杯”微团课大赛活动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激发学校共青团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创新活力,为广大团干部搭建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推动高校素质教育…… 刘雨欣 李紫煊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沧州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宣讲

沧州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宣讲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让黄骅市中小学生更好…

“红色侦探团:揭秘遵义会议的历史密码” 青少年趣味宣讲活动

2025年2月26日,一场独具创意的“红色侦探团:揭秘遵义会议的历史密码”青少年趣味宣讲活动在湖南农业大学第十教学楼成功举办…

“遵义精神快闪:让红色旋律在校园和社区飞扬”创意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遵义精神,2025年2月23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筑梦星火青年志愿服务团在…

遵义精神在身边,红色基因代代传 ——社区青少年红色故事分享会

2025年2月22日,“遵义精神在身边,红色基因代代传”青少年红色故事分享会在东沙社区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

4月23日,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刘…

最新发布

团史学习,初心不变
学团史,悟思想。2022年1月18日晚,在线上进行了“百年初心,团史学习”为主题的团史学习。21学前1班吕惠诗同学带领21学前1班20多么成员一起学习了学习青年团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吕惠诗同学以PPT为煤介,以清亮的…
2022年社会实践,忆峥嵘团史
2022年,我们岭南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1班社会实践队伍开展了团史学习的时间活动。在本次社会实践中,队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市博物馆,浏览了有关中国共青团的历史发展,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共青团的信心,以及加入团…
以小我之力,助益北京冬奥
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给新时代北京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了解冬奥会准备工作进展,普及冬奥知识,弘扬奥运精神,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和体育产业发展,让更多群众参与体育健身,共享美…
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筑牢百姓健康守护屏
健康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农村医疗服务供给水平与亿万农民朋友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春节是返乡高峰,农村地区人口大量增加,农村地区医疗条件比较薄弱,不少农民群众防护意识、防控能力相对薄…
七彩瑶绣,时光映斑斓——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实践队员根据校团委和相关文件的指示参加了由团…
“非”同寻常,“遗”脉相乘——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1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为深入了解乳源瑶族自治县传承、保护瑶绣这一非遗文化的现状、措施和当下保护传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探究其经验、模式乘车前往…
传瑶绣非遗,弘工匠精神——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中国青年网1月24日电(通讯员饶新秀)为深入了解瑶绣传承发展现状,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于1月18日乘车前往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馆拜访当地瑶绣国家级传承人、瑶绣非遗名家邓菊花老师。瑶绣情缘实践队员们…
通过市民看瑶绣——记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街头采访
中国青年网韶关1月24日电(通讯员饶新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历次十九届会议精神,响应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寒假返乡调研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瑶绣非遗文化传承发展调研进度,2022年1月20日广东海…
弘扬瑶绣非遗,助推瑶乡振兴——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报网韶关1月24日电(通讯员饶新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与各民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业。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于1月16日乘车前往中国瑶绣之都乳源瑶…
探索瑶绣艺术传承,海大学子初体验--记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为了了解新时代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传承,在学校以及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组成了为期5天的乳源瑶族刺绣调研小组。此次调研是从1月16日到1月20日,在这五天里,我们通过走访各个有关于瑶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