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寻访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移通学院志愿者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作者: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着的步伐。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歇,来去匆匆,但历史的痕迹永远停留在一些人的记忆中,即使时隔多年,从弱冠到耄耋,那份骨子里的荣耀也从未磨灭,或许他们的背脊早已不在挺拔,但这些伟大的革命战士永存我们心中。为此 ,重庆移通学院“红色信使寻访团”的志愿者们来到了石壕镇石泉村,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开启一堂热烈且滚烫的户外“思政大课”。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抗美援朝老战士-何少伦,93岁,1951年入伍,见到志愿者的第一句话“你们定要好好护我中华”,这是嘱咐,更是责任。志愿者了解到何老战士年轻时主要学习操作国外先进炮弹,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无反顾地加入修筑防空洞行列。1953年下半年,敌机在修筑地附近徘徊巡查,在慌乱中被修筑材料砸伤,导致上肢骨移位,被送往西安后方疗养院。最为动容地是到达火车站时七八百人夹道迎接。何老战士讲到自己只是做了稀疏平常地事,并不觉得自己为此有很大地奉献,这一举动让他感动。康复出院后收到的一系列证件,唯一拒绝签收并让志愿者泪流不止是残疾证!

“温良”的力只献华夏

抗美援朝老战士冯树林儿子冯成志,77岁,1964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铁道兵,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挥锹洒汗。曾耗时7年成功建成成昆线,耗时3年建设投入襄渝线的建设。当他结束长达10年的军旅生涯退伍返回家乡,他仍不忘为家乡做贡献。成为当地学校的教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更是一名民兵连连长,为部队输送人才;担任治保主任和村长,为村民实事求是办实事。多重身份,同一使命,那就是用一己力量为祖国做贡献!

心无旁骛做实事,一心为民万古情。冯世伦同志自朝气蓬勃时起便不断挖掘雷锋故事、焦裕禄精神以洗涤自我心灵,一路紧跟党的脚步,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融入基层。无论是2008年汶川地震还是2019新冠疫情,冯世伦同志始终从自身严格要求,不计付出,从身边小事做起,扎扎实实服务一方水土,造福人民。在与志愿者们的交谈中,冯世伦同志殷切寄语于我辈青年:力争朝夕学习知识文化,一心向党,报效国家!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辈青年作为后起之秀,更当向党靠齐,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做好时代接班人,无畏风雨交加,携手同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惠及全民。

每一枚军功章都是战士的骄傲,是军人的荣誉。每一枚军功章都是一曲英雄的颂歌,都蕴含着一段血与火的故事,是往昔金戈铁马、浴血疆场的最好印证。“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今日我们的祖国繁荣,家国安康,山河无恙,作为新时期的一代人,应该庆幸出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但曾经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我们不能忘记,漫长岁月里,他们为了心中信念,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书写了一篇篇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与冯世伦老党员的对话,我时刻都能感受到这位老党员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他身上的红色精神就如薪火一般,照亮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志愿者,便要将这薪火继续传承下去。从身边的点滴开始,服务一方,为他人做实事,用青春传承,薪火永燃。

——志愿者刘云贺

冯成志老党员虽然已经77岁,可他听力,身体素质方面却毫不逊于我们年轻人。他那句“年轻人在生活中就应该愉快一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像天塌下来一样,要在生活中磨练自己的心性”深入我脑海,他修铁路过程中多次面临死亡,却毫无无惧。我们作为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遇到挫折时都应该时刻谨记冯成志老党员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并将一切挫折转换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志愿者冯俊豪

我在校深受爱党爱国的思想教育,却是第一次距离红色如此之近,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与缘分,我尽量记下听到的每一句话,淳厚的红色精神始终在我脑海飘荡。革命需要在枪林弹雨下抛头颅洒热血,也需要在后备岗位上默默奉献,爷爷修防空洞的艰险,重伤后的痕迹,背上的山丘是抗美援朝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亦是我心中一道壮阔的波澜。

——志愿者刘德钰

图文:红色信使寻访团

(重庆移通学院投稿)

http://www.dxsbao.com/gongyi/5043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结论第三弹
农村生态现存问题PEST分析(1)政治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改善我区农村贫困人民日常居住生活环境。习近平习近总书记多次讲话强调,要深入结合贯彻实施全国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长期行动计划…
一堂热烈且滚烫的暑期“思政大课”圆满结束
为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志愿者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成效,重庆移通学院红色信使寻访团于7月6日-7月12日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即“探…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结论第二弹
1.农村生态现存的问题(6)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果皮箱、环保手推车、清扫车、洒水车等环卫专用设施。垃圾桶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垃圾乱倒现象在所难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民基本生活物质水平不…
君知来路峥嵘 可期前路万丈光
“红旗已指先锋路,青史应留正气歌。”百年来,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迎来如今的繁荣昌盛。为了更好地了解党的历史,体悟党的文化,赤途星火团队队员各自在不同的红色遗…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结论第一弹
农村生态现存的问题(1)村镇公路道路环境差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部分地区村镇交通道路比较差,人们日常出行交通环境恶劣。由于大多数村民没有正确保护环境安全意识,部分山区村民在高速公路上路边乱堆垃圾乱…
予志温情,事事为民行——“红色信使寻访团”为群众办实事
一朝风华,一朝航向。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我们无法选择停留,但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始终行走在担当大义、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的前列,怀揣一颗志愿心,以满腔热忱情投身到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实…
“捕光捉影,寻忆逐梦”实践团开展动员大会
2022年6月22日,中国矿业大学“捕光捉影,寻忆逐梦”实践团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博学楼4楼C104开展学习交流会暨动员大会,会议由团长苏亚薇主持。本次动员大会分为“初心之路”实践任务总体介绍、实践分工安排…
情系家园 深入基层
2022年7月2日,为了增长才干与本领,充实暑假生活,在安阳师范学院“为爱一起奔跑”志愿服务队的组织下我报名了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基层志愿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回味悠长,这期间的收获留在心里,成为印…
“捕光捉影,寻忆逐梦”实践团赴遵义市花茂村展开实地调研
8月6日,中国矿业大学“捕光捉影,寻忆逐梦”实践团通过协商,取消原定的线上调研,派遣成员前往贵州省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展开实地调研。上午9时,实践团成员抵达花茂村。乐枫道,干净宽敞,沿山直通枫香镇与…
温暖留守儿童,关爱扬帆远航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农村青壮年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为帮助解决区域内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足问题,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管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