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我的十一天陇西抗疫札记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作者:马乐

一、初做抗疫志愿者

毫无心理准备,8月25日的那个早上,甘肃省陇西县进入了 “静默管理”状态。城里所有的小区封了,只进不出;我们小区外面马路上连车也变得稀少。随后才得知,25日凌晨陇西出了一例阳性病例。我是在当天晚上从陇西县团委的公众号看到号召年轻人参与抗疫志愿的推文。不必多想,从推文里找到了我们社区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当天晚上就联系到了。

26日早上,一起床即去我们小区的大门处报到,我看到已经有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在那儿。登记好名字、联系方式和学校,我才回家吃早餐,并把要去做志愿者的想法告诉了家里人。妈妈没有多说,只说了两句话:“去吧”,“自己小心一点”。我知道家里人是支持我的。

全员核酸。来医护人员分散安排在几个点,一开始我们被安排协调居民排队并督促他们保持好距离。刚开始有点不适应,讷讷的,但在为排队的老奶奶找好健康码、为寻找核酸检测点的小区居民指路时,自己心里也暖暖的。

由于疫情形势和小区做核酸实践经验的积累,社区管理者对做核酸的方法也在不断地调整。慢慢的,我们志愿者之间熟悉起来,对工作也积累了经验,统一的红马甲、专用口罩和医用手套也配发上了。

二、为小区配发日用物资

因为小区封控,居民的生活物资出现短缺的情况。第四天,小区收到了县上统一配发的蔬菜和米面油。白天,照常是全员下楼,排队做核酸;晚上,一大批物资被大货车配送来了,我们所有人在大门口卸货。因为物资是根据前两天居民在大门口做的登记配送的,这时候大家都围在卸货的地方,米面油、鸡蛋、蔬菜摆放了一大片,领自己订的物资的居民围了一大片,场面看起来倒也壮观。

那个第一个配送物资的晚上,从晚上9点开始发放,直到11点才将所有物资配送完。由于是根据那份登记表叫名字领,还要领物资的人扫码付款,效率十分低,现场也混乱。我还记得的是,有位阿姨带着小孩子,拿到了一桶油、一袋大米和一捆鸡蛋,实在是不便一次性拿走。我当时在她旁边看还没被居民带走的物资,帮这位阿姨拿了那提鸡蛋和那桶油,给她送到家里。上楼到门口后,我说阿姨,我就不进门了,我把东西放在你的门口。临走时那位阿姨硬给我一瓶酸奶,还说要给我给我拍一张照。那个晚上,我走路很轻快:做了一件很小,但让居民温暖,自己心里也快乐的事情。

三、工作逐步成熟

第五天,做核酸和配发物资的方法都改进了。志愿者两人一组,对接同样两人一组的医护人员,专门负责几个楼栋的核酸。我和叫“陈维锋”的志愿者一起,专门给3,4,5,6号楼的居民做核酸。这样,我就练就了一项新的技能:喊楼。

站在高楼底下,我一般都是这么喊:

请——3号楼,1单元的居民——下楼做核酸!

请——3号楼,1单元的居民——下楼做核酸!

2单元——待定。

反复地喊,没完没了地喊,都喊出功夫来了。

现在生活物资也是按照做核酸的分组配送。大卡车拉进小区后,根据登记的数量送到白天做核酸的点位。此后每每是陈维锋开着三轮摩托,我坐在旁边,载着我们负责配送的物资挺进到点位。只3,4,5,6号楼的物资就要配送好半天。幸好我们还有楼栋长来帮忙。我们的物资送到点位、摆放整齐,我专门负责收钱,陈伟峰将带走货物的居民的名字从统计表中划掉,楼栋长们就帮忙接送物资。要配送物资之前,我们会先联系楼栋长,让他们在微信群通知居民,但每天晚上居民排队领完走光后,总有还没被带走的物资。我们要照着表一个一个打电话,叫他们来领。往往是当天的任务完工后天都黑了。我的手机每天能收两三千元,和物资统计表核对合适后就给社区管理者一次性发过去。每次配送,都得十分仔细,生怕少收了钱。不过,我们就按这种方式送了七天,从来没出现钱收少的情况。

四、挨家挨户敲门发通行证

在第10天,也就是9月6号,疫情基本上是被控制了,我们小区居民可以领取通行证,外出采买生活用品。但是配发通行证又成了一项大任务。社区管理者的计划是,暂时给每户配发两张通行证,供7号、8号两天使用。

白天做完核酸,晚上配送完菜,志愿者们又给每户居民发放通行证。我和陈维锋商议后,决定以挨家挨户敲门的方式发放,我负责4号楼和6号楼1单元,陈维锋负责5号楼和6号楼2单元。

于是,当天晚上,约莫9点,我乘电梯到达4号楼的顶层——18楼,挨家挨户敲起门来。指头关节敲疼了,用拳头轻砸门,每敲一次门,都要喊“你好,发通行证”,让居民拿到手后还要叮嘱一句“两张,7号,8号用”。就这么从18楼一路敲门,一路“哦哦”地喊楼道的照明灯,我真的给这两栋楼送完了!

有一位大姐,拿到通行证后连声说等等,硬是给我送了一棒自己的玉米,我一只手里拿着冒热气的玉米,只用一只手发证,很不方便。大姐见状,又赶忙跑进家里,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又装着一个玉米。我实在推辞不过,大姐要走时我连声道谢。之后我是提着一袋玉米敲门的!

五、那些珍贵的记忆

做志愿者,当然需要和小区里的人、和医护人员、和各种各样的人不断接触。在我所遇到的人里,除了把我送货上门的阿姨、送我玉米的大姐,还有好多好多是我十分难忘的。有乐于助人又十分友善的楼栋长们,有调度有方、爱开玩笑的社区管理员孟嘉明叔,有帮我们组织、联系居民的社区网格员陈佳丽。当然,还有一群同样热心,乐于奉献的志愿者们。

还有一次,记得志愿者们协调居民排队做核酸,有个小姑娘排到跟前后将一幅画送给了医护人员,我们给她和医护人员照了合照,被县团委发现后,这张照片出现在了团委的公众号推文上。

陇西的疫情已经消灭,那疫情带给人们的压抑气氛也早已消散。但那段抗疫日子却已成为我难得的记忆。在那段记忆里,有我们整个小区、陇西县人民在困难时刻的团结;有社区、党委和各机关领导干部勇担责任、统筹安排;有社区居民听从管理,有序排队做核酸;有全县的白衣天使起早贪黑,为大家做核酸;还有一群志愿者们,穿着红马甲,奔波于抗疫一线……

所谓“艰难方显勇毅”,所谓“疫情是场大考”,这场疫情,考验党委、领导,考验医护人员,考验社区群众,考验青年的担当,考验全体人民……

陇西,用15天挺过了这场考验。

生于斯,长于斯,作为陇西城里长大的娃,义无反顾,一马当先。能成为一名志愿者,和同小区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感到无比荣幸。身体累,但心里暖。正是青年时,不惮勇前驱!

http://www.dxsbao.com/gongyi/525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记,与黄河红色文化紧密…… “豫河红传”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豫河红传”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书香满园 志愿同行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寻杏坛校…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

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

在这个并不算寒冷的冬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一群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寒假期间集结起来,一起走进了当地的敬老院…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

乡情民情考察

返家乡乡情民情考察近日,一群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家乡大余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情民情考察活动。他们深入乡村、社…

最新发布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00后”学生的战“疫”故事
自贵阳贵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管理规定。疫情防控期间,科院学子挺身而出,一个个“00后”把对学校的热爱转化为义无反顾的志愿行动,奔赴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以实…
读《道德经》有感
最近在读《道德经》,感觉受益匪浅。《道德经》全文字数不多,但其中润含的道理朴素又玄妙。大道至简便是对我对全文最深的感悟。《道德经》的核心是“道”,那“道”又为何物?在哲学的解释中,“道”是推动…
战疫,助力民生安全
为了更好的打赢疫情防控战,我们几个同学“西柚防疫小分队”社会实践小组于6月20号开始了本次实践活动,在这段时间里,队员们在各自的家乡,对社区中的基层干部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沟通交流,了解社区在疫情期间…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举办趣味新生表演赛 思想碰撞展辩论魅力
本网讯(通讯员梁诗乐)伴随着新生的到来,9月26日,我院以“如果当好人一定没有好下场,还要不要当好人?”为题的新生辩论表演赛在恒大楼13110举办。本次辩论邀请我院2020级辩论队领队乐张宝、罗宁峰、李嘉鑫,…
《孔子》观后感
看了《孔子》这部电影,使我对孔子的认识更加的深刻了。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我对孔子的印象只是停留在《论语》中,知道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知道他“仁者爱人”的思想。影片中对当时故事情节的再现…
青春向党,百年再启航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保持对青年人的关心、关切和关爱之情,每年五四前后,他总会抽出时间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去看看。昨日上午,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总书记如约而至,这次他来到了中国人民大…
感受时代温度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迎接新春的合家欢乐的气氛中时,假期社会实践已经匆匆结束了。依稀还能记得第一次参加活动时内心的紧张与担心,怕哪里会不会做的不够好,但是随着一个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很多事情都变得得心应…
论优化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提案
近年来,为贯彻“三支一扶”计划的实行和响应和“精准扶贫”的政策号召,帮助改善落后地区教学落后的现状,全国各地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如火如荼。但从专业性和发展性的角度深思,其中存在着许多不…
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有感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涵盖了习近平同志在各个地方以及到中央工作以来各个时期与大学生交往的实录,访谈对象跨度也很大,从60后、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几乎覆盖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年龄段的大学生群体…
井冈归来话感受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扬大吗?此时,菁英训练营全员正踏上奔赴井冈山的路途。大巴一路向东,从扬州,到上海。火车向着西南,从上海,到井冈山。直到窗外月色朦胧,脚下的铁轨依旧隆隆伸向前方……黑暗中,看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