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以及部分城市的困扰父母及社会各界的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了了解这种现状的情况如何,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孟昭涛于2022年7月15日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东亭乡实地考察。
留守儿童,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留下未成年的儿童跟随爷爷奶奶或是其他的亲人在农村生活的这一类儿童。从目前来看,这类孩子数量多、分布广、监管难、责任重。人民日报曾作过一个调查,认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道德的滑坡”。究其根源就是因为这儿童群体的父母涌入城市打工,家庭教育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使他们的认识、价值观偏离了正常儿童的成长正常轨迹。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众所周知,亲情的抚慰具有不可替代性,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儿童在“被留守”时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和孩子沟通少,缺少对孩子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与帮助,缺乏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致使亲情在孩子内心深处逐渐被异化,这时,如果我们不能从源头治理或者在合适的时机以合理的方式介入管理,那孩子的成长就会打上一个问号,行为失范、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之产生,后果不堪设想。
实践员了解到,部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育,对其十分溺爱,导致孩子任性妄为,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与亲戚朋友同住,缺乏管教,造成教育空档。于是在活动中,实践员走访教育机构寻找留守儿童,辅导他们学习,解决他们的学习生活困难。一些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看管而放纵自我,有些孩子害怕交友害怕被嘲笑而不敢与人交谈。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实践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开班期间,孩子们在课桌前认真的完成假期作业,实践人员一边维持课堂纪律,一边悉心辅导。除了辅导作业外,实践员会根据孩子们的特长教其绘画、英语字母、英文歌,为孩子们讲解正确的卫生、饮食习惯,还会组织益智游戏等课外活动。同时也会开展“红色教育”,为小朋友们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影片,加强青少年政治素养引导,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意识。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人员认识到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处于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实践人员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更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人有意识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文:孟昭涛图:孟昭涛 审核:陈梦秋)
http://www.dxsbao.com/gongyi/6485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