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乡村振兴路上的儿童心理健康关怀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邵琛卓

一、实践背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身处的时代已然变革百般。然而,在这迅速演变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儿童却饱受教育资源不均的困扰。在伟大的乡村振兴计划背后,一个令人揪心的现象正逐渐浮现:大批农村儿童因家长外出务工而成为“留守”。他们身处山河之间,受着天地滋养,却饱受教育之所限。

乡村,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土地,本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充实和快乐的成长环境。然而,真实情况却是,教育资源的短缺,学校数量的有限,以及教师队伍的不足,都严重影响了乡村儿童的受教育权益。他们渴望知识,却时常只能对着陈旧的课本发呆;他们期待与人互动,却只能与山林作伴……孤独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焦虑。

另一方面,乡村的文化生活也显得相对单一。孩子们缺乏丰富的文化输入,没有多彩的生活体验,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容易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更为值得深思的是,抚养孩子的乡村老人们,身怀传统知识,却常常对现代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缺乏深入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在许多领域中都是宝贵的,但在心理健康这一领域,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难以为孩子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正因为此,我们小组决定前往乡村,与这些老人分享现代的心理健康知识,希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关心和引导这群留守的儿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

二、实践目的:

身为炙热时代的青春使者,我们深知学识与经验需相辅相成。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我们息息相关,社会的脉动往往反映在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眼中。我们期望能够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我们决定成为“三下乡”的一员,旨在更好地理解社会、感知时代、并投身于实际的工作中。

深化对国家现状的认知: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家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到基层。而乡村,作为国家的基石,它的发展状况、儿童的成长环境,都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乡村发展现状,更具体地体验与感知农村孩子的生活。

融入社会,服务乡村:参与这次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观察和学习,更重要的是投入其中,为乡村儿童提供实际的帮助。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给予这些儿童更多的关爱与支持,让他们在更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实践,更好地锻炼与成长:我们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通过与乡村老人、儿童的亲密接触,我们能够真正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这不仅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和社会经验,还能更好地锻炼我们的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能力,为今后更大的舞台。

三、实践内容:

1.组织专题讲座:

在开展讲座时,我们首先遇到了场地问题。乡村的公共活动场所并不多,且考虑到我们并没有良好的扩音设备,不适合大规模公共演讲。所以最后选择了村里的一块厂房空地,让有意愿的老人们,以三到五人一组的形式,逐一前来听讲。

另外,如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传达给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村老人也是一个难题。我们针对性地将专业术语转化为了日常用语,并利用了图文、小短片等方式辅助讲解。在讲座中,有些老人由于对新观念的抵触或固有认知导致难以理解,我们采取了分组互动、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去理解。

讲座内容与效果:我们涉及了孤独、焦虑、异常行为等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讲座,老人们不仅 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更了解了如何观察和应对。

2.提供心理健康资料与指南:

资料的准备:我们在开始实践之前,已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进行了合作,得到了一批权威且适合农村老人阅读的资料。同时,小组成员还在实践前期进行了文献查找、整理和编写,制作了易于理解的手册。

资料的分发:我们通过直接的赠送、摆放在村委会等公共场所,以及组织小型的宣讲会,确保资料能被更多的农村老人所得到并阅读。

3.深度交流与互动:

了解的问题:在与农村老人的深入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经常表现出孤独、过度依赖、暴躁等心理行为问题。许多老人之前往往误解这些为“孩子的性格”或“小时候的坏习惯”,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纠正观念与提供方法:我们针对老人们的这种误解,通过真实案例进行解释,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是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妥善引导和处理。我们教授了他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为儿童创造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在遇到严重问题时应该如何寻求专业帮助。

总的来说,这次的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农村老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还为他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实践结果与感想:

历经河南漯河乡村的实践之旅,我对乡村老人和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领悟。心灵的健康,宛如一片秋水,静谧而深邃,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留守儿童的眼中,或许有太多的不解、困惑与等待。他们渴望被了解,被引导,被陪伴。在他们的世界里,每一个微小的伤痕都可能放大为深沉的心结。

在与农村老人的交往中,我体会到了古老与现代交织的智慧。他们世代生活在乡土之上,对大自然和人情世故有着深厚的感情。但面对新时代的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却有时显得束手无策。我们应该以谦卑的姿态,为他们点亮一盏指路明灯,让他们在照看下一代的道路上更加从容和自信。

我深切体会到,每个生命,无论年纪大小,都值得被尊重、被理解。为了这些孩子和老人,我们团队凝心聚力,用专业知识和无私的爱心,温暖了一个个家庭。在实践中,我更加坚信,只有真诚地投入,才能收获最真挚的笑容和感动。

这次的实践,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使者,更是爱的传播者。我们用行动告诉乡村的老人和孩子,他们并不孤单,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珍视和关爱。当我们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为他们播撒希望的种子,也为自己的人生道路,积淀了难忘的记忆与感悟。

http://www.dxsbao.com/gongyi/6493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关于聊城市种植农户减施化肥可行性的整体分析
我国农业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先进,位于团队实践地的聊城市东阿县,其积极加大化肥减施增效“三新”配套技术集成推广力度,不断降低农业施肥成本,大大提升了农民种植效益和粮食安全水平,东阿县的“三新”技术…
调研化肥市场
化肥市场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上升,化肥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下面我将对化肥市场的背景及其减施化肥的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近年来,中国化肥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U”秀青年队对零工经济问题进行研究
烟台大学9月11日电(通讯员李馨)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要求推广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典型经验。团队在暑假中进行了零工经济的访谈。访谈的人员…
“返家乡”云支教活动总结
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而这句话作为我在探索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道路上的行为准则,…
“零工经济”,让灵活就业更有温度
“U”秀青年实践队是一支来自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所组成的优秀团队,秉承着推动我国就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主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实践团队决定在各成员家乡展开数字经济背景下当代“斜杠…
明净之道,何忍污之
明净之道,何忍污之□田松洲(生命科学学院2201班)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世代相依,和谐共生。面对曾犯下的错误,我们诚心改过,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播绿复绿;面对壮丽的锦绣河山,我们爱之敬之,铸就…
寻访家乡故里,探究零工经济
2023年9月11日U”秀青年实践队一行前往各成员家乡,展开数字经济背景下当代“斜杠青年”的“U”盘生活的调研。其中,在山东潍坊分别采访了公司职员、幼师和在校学生。通过与他们之间的深度交谈,了解到零工经济…
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零工经济发展进行调查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工作方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零工经济,一种以自由职业、短期合同和任务为基础的工作模式,正在逐渐成为主流。在零工经济中,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全职工作,而是通过完…
零工经济与日常生活
我们的实调研最重要的两种方式是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小组成员分别对公司员工,商店店员,大学生等各种身份的人群进行我们的一个社会调研,去了解他们零工经济的一些看法最后我们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了解零工经济,寻找就业新途径
对于零工经济这个名称可能大众还是没有很了解。在我采访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自由创业者,比如理发店的店员,美甲店的老板。这部分人都普遍认为灵活就业是一种很好的就业方式,可以增加职业的多元化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