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还未破晓,这里的灯光已然点亮。锅里蒸腾着的热气,温暖了郑州成千上万的人……
“百家姓·爱心粥”,是位
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科新路万达金街的一家志愿奉粥服务站点,这里志愿奉粥已长达一千余天,累计22万余人在这里免费吃过早餐。一盏盏灯无论春夏与秋冬,在凌晨三四点会准时亮起,一碗碗粥,温暖着人心,更温暖着一座城市。“百家姓·爱心粥”的前身是“爱心粥”,它的发起人是我们五星志愿者王瑞老师。王瑞老师参与志愿奉粥前后已经近十年了,她告诉我们从事这项志愿活动带给她诸多感谢和感动。感谢社会各界对她志愿奉粥行为的认可,感动在“爱心粥”屋里面发生的每一件令她难忘的事情,她坦言告诉我们未来她也将继续坚持这项公益活动。言及于此,那么何以加上“百家姓”三个字呢?非常荣幸的是,王老师此次向我们着重介绍了她的老师——张清老师,也就是“百家姓·爱心粥”的创始人。我们希望通过对张清老师的访问,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张老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中国内地男演员,目前从北京回老家河南专业从事百家姓文化挖掘研究工作。说起张老师与粥屋的渊源,就要追溯到张老师在北京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张老师提及在北京的求职有过碰壁,甚至因为河南人的身份受到过侮辱。他告诉我们,外省人对河南人的印象大多是素质低、不礼貌的,但张老师认为他们以偏概全所产生的这种刻板印象无疑对河南是不公平的、对每一个河南人亦是不公平的。所以在初步了解到姓氏文化之后,张老师逐渐被其吸引,并进行深入学习。他了解到河南是姓氏文化的根,但人们对河南人印象不好,终究是由于姓氏文化没有被河南人自己所重视,因此河南人的出彩之处就很难被大家所认可。于是,2015年他回到河南开始进行对姓氏文化的挖掘与传播,而这个粥屋便是他在传播姓氏文化中创立的一个载体,同时也为粥屋的公益性质增添了一份文化内涵。“实实在在才是真”,单去说姓氏文化,没办法打动人民群众,更做不到文化的传播,因此他规划了一个“以粥屋为引,传播姓氏文化和志愿精神为本”的公益蓝图。
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在北京工作的张老师决心返回到家乡河南郑州,是因为他强烈的家乡情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了解到“爱心粥”志愿服务站点的故事,于是张老师亲身参与到志愿奉粥活动中,这一参与便是三年之久。每天凌晨三四点,张老师忙碌的身影便早早地出现在粥屋,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的早餐粥。在这三年里,张老师几乎以粥屋作家,并把熬粥作为自己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容易坚持。”但是坚持奉粥三年之久,说没有困难是假的。从导演、演员到每天坚持奉粥,张老师听到过太多嘲讽与质疑的声音,“人傻钱多没地方花,才这样干”、“干这种公益活动,坚持不了多久”……但是张老师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事情不是为了让别人理解”,你只是去做就好。张老师也确实用实际行动回击了那些嘲讽与质疑。他坚信以粥屋为载体,可以传播姓氏文化,弘扬公益精神,改善并提升河南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
在交流中,他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真实与真诚。其实最初我们联系的是另外一个粥屋志愿者,张清老师对于我们此次前来的目的并不了解,但是他告诉我们:“有准备地交流往往是不够真实的。”整场访谈中,张老师一直放平姿态非常谦逊的与我们交流,我们在其中也是受益颇丰。其中,他谈到最多的观点是“施比受更有福”。“生活中多去帮助别人,多去付出,你会真正体会到内心的喜悦与幸福,它是远远比接受他人的付出更令人满足的。”而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张老师在交谈中玩笑道:“干一年了不能再干了,两年了不能干了,三年了……”虽是玩笑话,但是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深刻感受到张老师对这项志愿服务活动的诚心与热爱。他告诉我们,奉粥改变了他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他认为人生不一定要设定一种生活模式,随遇而安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在交流中我们获知,家人的支持是张老师得以坚持的动力之一,他提到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也参与到这项志愿服务中,并带动身边的同学一同投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你温暖他,他温暖你。”志愿服务的魅力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时光荏苒,爱心粥屋的影响越来越大,参与奉粥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一些令人印象深刻又触动人心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上演。最让张老师记忆深刻的是那些来到粥屋的人以及发生在粥屋的事。无论是来参观的小学生亦或是身体抱恙却仍愿投身志愿的农民工,他们从被志愿服务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角色,这一刻,公益文化得到了传播,善良与责任在更多的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正如张老师坦言:“我真正想要看到的是因为粥屋的影响,社会上真心参与到志愿活动的人可以越来越多。”“爱心粥屋是城市里净化灵魂的地方”,这句话在此刻有了更加真实的写照。
“青春志愿行,爱心粥铺情。”在对青年志愿者的寄语和期许中,张老师希望我们青年志愿者不要带着功利心去参加公益,投身志愿活动要更加纯粹、更加真实,“人只要不贪婪,都是一个很富足的人”。此外,他提醒我们青年现阶段要以学业为主,量力而行;要拥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将爱心和文化传播的更久更远。张老师更是坦言我们青年一代是有希望,有志向,有力量的一代,也相信我们一定会与时代一起以踔厉奋发的斗志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助力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
粥屋里清晨的那盏灯照常亮着,每一碗粥里都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张老师用实际行动将志愿服务精神和姓氏文化在郑州这个城市扎下了深根。“粥香四溢爱心传,姓氏辉煌照人间。风雨同舟砥砺行,爱心粥屋谱新篇。”志愿服务和文化传承在张老师这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志愿活动,我们不仅能够帮助他人,更能够传承文化。在这里,我们呼吁新时代青年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希望,让爱心与文化在生活中绽放。
http://www.dxsbao.com/gongyi/6549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