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初破黎明的寂静,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怀揣着满腔的热情,踏上了家访之旅,这是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在支教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支教活动中极其温馨的一幕。
家访:爱的传递,心的贴近
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满乡间小路,支教队员便整装待发。家访过程中,支教队员们与学生及家长围坐一堂,亲切交谈,队员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遇到的困难。同时,也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进步,以及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公益支教的初衷——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城乡学生信息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8岁的徐晨皓在汝州市上小学,父母在外务工,暑期返回到奶奶家里,跟随奶奶一起生活,正好赶上参加了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的支教活动。
“晨皓回到家后喜欢看手机”在支教队员在徐晨皓家家访时,他的奶奶说。
“不能经常玩手机,玩手机玩的多的话会像老师的眼睛一样近视,没有作业的时候可以多帮奶奶做做家务”支教队员赵全利对徐晨皓笑着说到。
“你们可以多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徐晨皓奶奶回应。这似乎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贪玩、调皮是他们的天性,禁止他们玩手机相对来说是不太现实的,只有进行有效的引导,相应的克制其看手机的时间,才能逐步地带领学生走向自律。
图示为支教团成员前往学生家家访的场景 通讯员 向思宇 供图
家访:倾听理解,构建桥梁
家访中,支教团成员深刻感受到每一户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与期待。有的家庭虽然条件艰苦,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毫不吝啬,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会尽自己家庭最大的努力供子女上学。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瓶颈,家长们迫切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支教途中便有家长表达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薄弱之处,希望支教团成员带领他们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倾听了家长的诉求和想法后,支教队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不单是学校一方的事情,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从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此次家访,无疑为家庭与学校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家校共育的坚实桥梁。通过此次桥梁,学校更加清楚学生学习情况,适当给予关注和照顾;家长也可以安心地将孩子交给学校。
图示为支教团成员在学生家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盼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向思宇 供图
家访:携手并进,展望未来
随着家访的深入,支教队员更加坚定了为孩子们带去知识、希望和梦想的信念。接下来的支教日子里,支教队员将根据家访收集到的信息,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为孩子定制更加完善的学习计划,放慢上课节奏,做到真正的教会学生,求质量而非求数量,确保他们能够在这次支教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同时,支教队员也期待与家长保持更加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图示为支教团成员在学生家家访后同家长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霍江朝 供图
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一次爱的传递,不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也是支教团成员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学习环境及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是精准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一环。它让支教队员更加坚信,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期的支教中,江苏科技大学伯藜支教团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目标迈进,点燃教育的火把,给孩子在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携手学生与家长,共同绘制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教育新画卷。
http://www.dxsbao.com/gongyi/6901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