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定于3月集中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防灾减灾、青春社区、爱心甘肃等内容举办“雷锋精神 代代传承”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各学院团委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配合,累计在校内外举办志愿服务活动200余项,参与活动人次约6000余人。
一
“雷锋精神”主题团日活动
为大力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铁道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等学院开展观看雷锋系列影片活动,举行“雷锋精神”宣讲会、雷锋寄语、雷锋主题分享会等活动。志愿者积极参与,了解了雷锋英雄事迹并分享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理解感悟,这些活动深化了志愿者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增强了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同,充分发挥雷锋精神在思想政治引领中的积极作用。
二
“爱心甘肃”志愿服务活动
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等学院对接“孤儿院”“养老院”“敬老院”等团属活动阵地,组建青年关爱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不仅为孩子们开设了“微课堂”,辅导他们完成作业,讲解科学知识,分享成长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还为他们带去了学习用品、书籍、玩具等礼物,并与他们一起开展趣味游戏、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帮助他们学习新技能、体验新事物、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此外,志愿者们还主动与老人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困难,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让受助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三
“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土木工程学院、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铁道技术学院、外国语等学院在“3·9”全国保护母亲河日、“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开展一系列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志愿者们手持垃圾袋和清洁工具,沿着河岸清理垃圾,此外,各学院不仅组织志愿者们前往校园周边和社区开展植树活动,还开展了校园公益清扫、自行车排放、图书馆清扫等活动,他们的身影散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以实际行动,共同为营造优美、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通过这些活动,我校学子增强了环保意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质。
四
“金晖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等学院举办退役军人采访,便签寄语等活动。志愿者们走访了多位退役军人,聆听他们讲述军旅生涯中的感人故事和革命岁月的难忘经历。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和退役后服务社会的点滴奉献,鼓励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践行雷锋精神,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让爱与温暖生生不息。
五
“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活动
土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等学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前往兰州地震博物进行参观,学习地震预防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驻足观看每一件展品,总结自然灾害风险应对的有益经验。此外,各学院还组织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学校等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积极传播防灾减灾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掌握应对灾害的方法和技能,为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
“青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等学院开展一系列便民服务、扶老助残、关爱儿童等“青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我校志愿者深入到每一个老人和青少年的家中,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伴老人、生活物资代购、心理疏导陪伴等暖心服务。此外,志愿者们分别在学府路社区、长风社区、海关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排查安全隐患、清扫社区、为老人普及预防诈骗、传染病等知识,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了青春力量。我校志愿者传承雷锋精神,积极投身于社区实践志愿活动,用热情与担当为社会注入温暖的同时,充分展现了青年人的使命担当。
七
“志愿赋能”志愿服务公开课
本期志愿服务公开课程面向全校学生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各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组织志愿者在“志愿汇”抖音号观看了《青年志愿服务的新机遇——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AI 应用赋能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实战指南》等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志愿者们对志愿服务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帮助志愿者充分掌握 AI 应用,激发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增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http://www.dxsbao.com/gongyi/7263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