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老行当的新自信
东南大学毕业的80后青年孙科回到了宜兴,拾起了老祖宗的行当:紫砂陶艺制作。这个985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本来有着外人看来非常光辉的前途,为什么选择了又苦又累的紫砂陶艺制作?带着这个问题,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知识产权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宜兴,开始了老行当的探寻之路。
“最重要的是老行当的手艺和文化魅力。”孙科坦言,吸引他回归这一行当的是紫砂陶艺制作的精湛而迷人的手工艺,以及中国悠久深远的文化。“技术可以靠老师教和自己的勤学苦练,绘画、书法、石刻、诗文,却是要靠长期积累的,什么都要懂的,不仅要懂,还要精深,要有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融入到技术当中。”
和孙科一样,毕业于名校却又回乡传承紫砂陶艺制作老行当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据宜兴陶训学校邓招芳副校长介绍,就丁蜀镇一地,近年来就有将近30%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就业从事老行当。这部分年轻人主要看中的是老行当的新生命力。据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宜兴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院长周小东介绍,科技的进步对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影响力并不是特别大,最多就是工具的精巧与灵便。这恰恰说明传统技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顽强的生命力。对于由于紫砂陶土资源的有限控制、高额利润吸引而产生的“化工壶”现象时,周馆长一方面深切表示陶土资源的价值及其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也对手工艺制作紫砂壶表示出高度的自信,认为手工艺品的不可复制性与文化理解力永远是市场的稀缺要素,远不是“化工壶”能够替代的。
同样对宜兴紫砂陶技艺保持乐观态度的是范家壶传承人范伟群大师。他在谈到“宫壶”制作技艺时表示,“宫壶”壶体结构神似汉字“宫”,以古代中国帝王宫殿建筑为参照,不仅具有高超的技术功力,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谈到名人名壶知识产权保护时,宜兴市研究级高工史小明既表示担忧,又表示乐观。担忧的则是在利润的驱使会让老行当的传承变了味儿。乐观的是名壶在技术上和文化上有着独到的功力,很难被模仿。
“采访进行中偶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大师的两句话让团队受益匪浅。一句是:传统也要跟着现代走。另一句是:学艺是一生的事情。这两句话令大家良久深思:对于紫砂陶艺制作,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技术与文化,这几者的融合应是老行当焕发新自信的永久之道吧!”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法学院储敏教授告诉记者,“参与暑期实践的学生都是对传承文化感兴趣的95后,带着他们实地调研紫砂陶艺制作之一老行当,一方面为研究紫砂陶制作技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支撑和带来思考,另一方面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担。”
“本次调研收获颇多,采访了几位紫砂陶制作大师和年轻人,能感受到他们为传承这一老行当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这种‘大国工匠’精神非常值得大学生学习。”团队队长法学1601班的黄妙演告诉记者,调研结束后团队决定把大师们的采访稿整理出来给更多大学生学习,同时为紫砂陶制作技艺知识产权保护建言纳策。
通讯员:李骏、朱家萌
http://www.dxsbao.com/news/104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