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观徐闻“海天一色”——记“曦和”实践队之调研组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曦和”社会实践队 作者:张华林

观徐闻“海天一色”

——记“曦和”实践队之调研组

(通讯员:张华林 摄影:张华林、黄国梅)7月17日,岭南师范学院曦和社会实践队调研组共8名同学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徐闻角尾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参观并记录了各式各样的珊瑚种类。

在刚抵达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时,由于出现一些意外以及天气原因,调研组成员参观珊瑚礁的时长较短。在珊瑚展览馆内,队员采访了在珊瑚展览馆内对珊瑚礁较有看法的管理员蔡某,并对珊瑚现存状况、保护措施以及群众对珊瑚的重要性了解情况等发表看法。从管理员口中得知,目前珊瑚礁的生存状况、保护区内对珊瑚礁及活体珊瑚的保护措施、最重要的珊瑚发展情况。管理员还说到,需要提高周边群众对珊瑚礁的保护意识,才能有效阻止人们对珊瑚礁的破坏。交谈后,队员们对活体珊瑚及珊瑚礁进行参观,此处珊瑚礁多姿多彩,包括鹿角状、牛角状、树枝状的枝状珊瑚,脑袋状、脑纹状、蜂巢状、盔甲状的球状、块状珊瑚;珊瑚的颜色也五彩缤纷,多是些白色、黄色和橙色,偶尔也有红色和蓝色的。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珊瑚交织组合在一起,高低错落,蔚为壮观。

图1 角尾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jpg

图1 角尾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图2 珊瑚馆组员合影.jpg

图2 珊瑚馆组员合影

图3 访谈蔡副局长.jpg

图3 访谈蔡副局长

图4 组员参观珊瑚展览馆.jpg

图4 组员参观珊瑚展览馆

珊瑚礁是生物礁的一大类型,是以珊瑚为主建造的生物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礁。新生代珊瑚礁的主要造礁生物类别有石珊瑚、珊瑚藻与大型有孔虫。一般而言,石珊瑚类形成的架构,珊瑚藻则主要扮演交结者的角色,至于大型有孔虫则是供应生物壳体,冲天在珊体架构的空隙中。在新生代的珊瑚礁中,通常有高达60-80%或更多的沉积物来自造珊瑚骨髓,这些碳酸钙沉积物是以霰石及高镁方解石为主要成份,其他物质仅占总量的极少部分。

图5 珊瑚馆珊瑚活体.jpg

图5 珊瑚馆珊瑚活体

一阵大雨过后,滞留在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的队员整理行装,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中国大陆最南端的角尾乡灯楼角进行实地考察。灯楼角,旧名称为尾角,位于徐城镇西南海滨,徐闻盐场灯楼工区东南2至3公里处,三面环海,有一角状沙滩前伸入海。该角与海南岛临高角对峙,海峡宽12海里,为海上交通要冲。该角西南方和东南方海中均有险礁暗石。光绪十六年(1890年)于此地建造灯塔,故得名。

图6 灯楼角灯塔.jpg

图6 灯楼角灯塔

图7 中国大陆南极村石碑.jpg

图7 中国大陆南极村石碑

各位队员先对灯楼角进行初步观察,了解灯楼角周边的基本组成;其次,对灯楼角景区内的游客及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在整理完采集的资料后统一离开角尾乡灯楼角。

图8 对旅客进行问卷调查.jpg

图8 对旅客进行问卷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当时参观灯楼角的游客较为稀疏,到达景区的人次较少,与我们当初的设想有些许出入。

二、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当初制定的问卷在内容上较为狭隘,视野不够广阔,所收集资料的不够全面。

三、对于当地环境较为陌生。

今天的外出调研行动顺利完成,我们收获颇丰,不仅了解到珊瑚礁的现存状况以及保护措施,而且在徐闻人民的热情帮助下,还得知灯楼角的一些历史文化故事、当地人民对灯楼角发展的期望,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当地人民对我们调研工作的支持。当然,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我们调研组会继续总结反思,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力求开拓创新的工作方法,希望在总结与反思中,我们今后的调研之路能够越走越顺畅。最后,特别感谢此次为我们提供车辆的叔叔和为我们带路的老师,也特别感谢配合我们调研工作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和旅客。相信我们曦和调研组会不断努力,继续做好调研工作,继续挖掘徐闻县角尾乡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文化底蕴信息,让更多人了解徐闻角尾乡。

http://www.dxsbao.com/news/1076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发掘未知自我,探索生命意义
今天是2018年7月19日,是来到马劳地小学的第五天,讫今为止我也给孩子们上了五节英语课以及一节作业辅导课。  我虽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但也深知自己没有当教师的天赋才能,因而对本次支教的效果也不抱有多大的 …
山东大学生进社区:情暖夕阳 健康相伴
夏日清晨,朝辉早已穿透了窗棂,众蝉配合鸟声便似真啼;一只只婉转轻唱,交织成一阙颂歌。踏着晨曦,山顶女子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二队来到了长清乐天小区,并联合当地团委办事处,筹备了以“心聚乐天 健康相伴”为主题的相关系列活动…
心若向阳花自开,人若向暖清风来
2018年7月19日,向阳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徐闻迈陈镇中心小学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第四天。…
如此盛夏,甲乙丙丁,你我一起
三下乡筹备期间,我自告奋勇向组长提出要负责孩子们的数学科目,那时还没想好,到底要在短短的十一天传授给孩子们什么。数学的魅力?数学的重要性?或是学习数学的方法?苦思良久,忽然领悟,世间平凡者太多,凡 …
我们的海洋,我们的未来
  为了让学生了解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海洋环境意识。7月19日,“筑梦启航”实践队的宣传组带着她们的责任与真心,踏上了白沙二中的课堂之程。  据了解,宣传组为了这一次的“海洋保护”宣讲活动做了很 …
千古寻裳,汉韵流芳——从大学生“着汉服”现象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千古寻裳,汉韵流芳  ——从大学生“着汉服”现象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通讯员:朱慧 李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从汉服飘逸的衣袂中,涓涓流淌出礼仪之邦的典雅和华夏传统文化的绵长, …
初心不忘,冰雪消融后我的教师梦生机盎然
三下乡的日子总是短暂又漫长的,能让我忘记尘世,然而一天又一天的重复生活,就像默剧电影,卡带在一圈圈播放,日子在一天天漫长。然而我,在这美丽的黄昏和夕阳下,变得更乐观,更想向前。…
内心的欢喜,是你
依稀记得,三下乡活动的面试一开始是很一波三折的。为何?因为我从一开始定的目标就是非支教组不去,而每个队伍的支教组名额又少之又少,竞争力也很大,所以才有了一波三折的经历。但最后还是成功加入了绿野社会 …
剪不断的浓浓师生情
 每天早上6点醒来,静静地洗漱,吃过早饭,感受着马劳地小学的宁静,看着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来上课,新的一天开始了。  每天早上我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集合中班的30多位小朋友们,进行点名,目的是保 …
白白的发,绿绿的茶
7月19日,“情暖三湘”三下乡团队志愿服务旱塘村的第三天。在田野间隐隐约约志愿者发现,一位白发老奶奶无论是中午十二点还是下午两点都在采茶,顶着烈日,一手端着水杯,一手采茶,就这样,一点一点把茶采进背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