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杨香扼虎救父为人传颂,杨香芳名流传千古。为深入学习领会杨香扼虎救父的精神, 领会德孝文化内在魅力,7月16日,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传承忠孝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来到后杨香村,并在村德孝建设指导小组成员、义工团团长宋志龙的带领下拜访了杨香墓。在宋志龙充满自豪的讲解和村民的热心介绍下,队员们对后杨香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寻文字记载,知村名来源
从宋志龙的讲解中,队员们得知,后杨香村在明朝前为怀庆府河内县宽平后杨昌村,原名杨昌村的后杨香村,相传在晋朝时有杨昌之女杨香扼虎救父一事,后来成为中国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为彰显弘扬孝心事迹、纪念杨香她的孝心精神更名为杨香村。虽然经历后来的移民变迁,但后杨香村的德孝文化纽带古今相连,从未中断。用孝心奠定一村发展之基,一村文化有孝心相伴,德风相称,民风永随。
拜访杨香墓,深切受教育
杨香墓位于田间,树木相绕,青翠常伴。站在杨香墓前,队员们和村民肃然起敬,宋志龙表示,杨香墓不仅仅是一方寸土,更是成为德孝文化的符号,这片土地承载的是厚重的孝文化积淀。因此,即使烈日炎炎,汗如雨下,队员们寻访杨香墓的热情丝毫未减。在简单介绍杨香墓的历史来源及相关情况后,宋志龙带领村民和队员为杨香行鞠躬礼,三次俯首又起身,俯首是学习的敬意,起身是践行的毅力。
述墓碑更迭,传德孝芳馨
拜访完杨香墓后,队员来到墓前影壁并了解到,杨香墓早年刻有莲花图案,遗憾的是,文革时期失遗,然而后来经墓体的加宽加高、影壁的雕刻、道路的修建后杨香墓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村里计划扩建长廊和道路供人参观,极大拓宽了杨香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杨香墓几经更迭而常青,显示出村民的不懈传承和守护,孝文化自有其内在力量作支撑,且将其精神内涵继续发扬光大。
访古迹,明德理。实践队员在拜访之行中,更多的是认真聆听和感悟,在聆听前一辈人的故事,体味充实的良好和谐的村风文化氛围中,队员们满载收获而归。
http://www.dxsbao.com/news/1081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马院宣法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月3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各成员围绕今年通过实施的《民法典》开……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切实关注民众利益7月3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宣讲团组员在各自家乡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一份……
符蝶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为民普法7月29日,距离洛师法律宣讲小组成立以及活动展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在这一周时间里,各小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就近进行法律宣讲活动,用最朴实和简单的……
徐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深入生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使我国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张栩栩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实地了解乡村人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积……
魏思怡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让法律走进生活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法团各成员在家乡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群众进行交流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拉进……
邝诗懿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