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说员介绍,陶塑制作大致分为:炼泥、制模、成形、装饰、上釉和烧制。炼泥的目的是为了去除黏土中的空气和杂质,使黏土致密,湿度均匀,以利于成形。古代无现代的机械炼泥技术,只能人力炼泥。制模则是将艺人创作出的陶塑作品用石膏包裹起来,石膏干后便成模具,模具可多次使用,将泥浆灌进模内,这样就可以大批量生产陶塑。接着,装饰技法又分为贴花、彩绘、刻花、粘贴、压印和镂空,以此赋予陶器多样的花纹。装饰完便能上釉,釉是很多种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陶器的表面后,烧制后陶器呈玻璃光泽且色彩丰富。而烧制的火候也很关键,需要窑工不时观火控制火候,否则陶器的釉色或将发生改变。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还原后的明清古代陶塑艺人的家居,“家”里的摆设和民国题材电影里的民居相似,但仔细一看,处处皆陶,小到茶杯大到米缸,凡是用来装盛物品的器物皆是陶制。厅堂处,还供奉着陶圣。我们从中感受到陶器与生活的联系以及陶器在陶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最后,我们观摩了多位大师的陶塑作品,了解了大师们的生平及与陶结下的缘。从解说员的口中,我们得知刘传在陶塑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出了“宜起不宜止,宜藏不露”、“十浊一清,十清一浊”、“奇而不怪,丑而不陋”等美学原则,开创了陶塑的新时代,后来的陶艺大师:庄稼、刘泽棉、廖洪标、黄松坚等都受其影响。刘传,正如其名,用他的技艺让陶塑文化流传下去。
2018年7月19日
http://www.dxsbao.com/news/1096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