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课程添色彩趣味课堂造梦想
浅口圆肚小陶瓷碗,长颈方底瓷瓶,小盘口圆肩圆腹平底瓷瓶……一个个排列整齐的瓷器在午后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为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们对了解陶瓷的兴趣,7月19日,平顶山学院赴郏县圈李村精准扶贫服务团在驻地开展了以"瓷造中国梦"为主题的特色课程。
据悉,中原地区是中国陶瓷的重要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及资源优势。为传承创新陶瓷文化,服务地方陶瓷产业发展需要,平顶山学院于2015年11月成立了陶瓷学院,目前开设有陶瓷艺术设计、z产品设计两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9人。其中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为河南省唯一,主要面向汝瓷、钧瓷、鲁山花瓷等瓷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产品设计专业以建筑卫生陶瓷设计、日用陶瓷设计为主要特色。现有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鲁山花瓷工程技术中心等4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其中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中原地区古陶瓷研究,填补了中原古陶瓷省级研究机构建设的空白。学校建成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开展鲁山花瓷传统技艺研究,初步建成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中国陶瓷工艺技术陈列馆"中国陶瓷工艺技术陈列馆",馆藏3万余件陶瓷标本和制瓷工具,受到国内外古陶瓷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陶瓷已成为平顶山学院特色办学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斜三角形的机底,上面是圆圆的拉坯转盘,这是做陶瓷器的拉坯器。志愿者任逵教匀速踩着调速器踏板,身体斜倾在拉坯器上,做着拉坯的前期工作-揉泥,他压实手腕,用尽手力,让在拉坯圆盘中央的陶泥在手中变成各种形状,眼睛注视着指尖,脖颈上的青筋暴起,汗滴从额角滑到下巴,顺着滴落在地上。现场的小朋友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任逵老师手中的那一大块陶泥,时不时还发出一两声赞叹,"老师你好像魔术师啊,能把一块泥,变成好多样子。"凌云班的王艺博小朋友崇拜地说道。
本次陶瓷特色课程面向鸿儒班、凌云班的所有学生。许多学生们都是第一次亲临做瓷器的现场,每个人都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在志愿者任逵与李晓蕊的手把手的指导下,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化身成了一个个"魔术师"把原本方形的陶泥做成一个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瓷器。虽然大家做的都是碗瓶,但具体形象却是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想象力。鸿儒班的李佳燃就在自己的小陶瓷瓶上用刻刀刻上了几朵小花,让原本暗灰色的陶瓷瓶,焕发出不一样的盎然生机。
为了让学生们做的陶瓷更加精致,志愿者们还给他们讲解了如何借用手部肌肉的力量,搭配上用刻刀雕花等美工技巧。在所有学生的陶瓷晾干后,有的同学将自己的小陶瓷作品送给了志愿者,并不完美的陶瓷小罐,完美的是他们对志愿者们真挚的师生情谊。
学生们的所有作品最终以展览的形式,在班级门口展出,供所有志愿者和学生们观赏。放学后,有的学生拉着自己的家长来到班级门口,小心翼翼地捧起自己精心做好的陶瓷器,像献宝一样举到妈妈的眼前,"妈妈这是我今天下午做的,你摸摸可结实了。"小朋友说向妈妈说到,志愿者们看到这一幕,即欣喜又自豪,这即是他们辛勤付出的回报又是孩子们交给他们最好的"作业"。
一件件小巧的陶瓷器不仅展示了孩子们在这一下午的学习成果,也展现平顶山学院志愿者们特色的教学方法和认真的教学态度。此次陶瓷特色课程,不仅调动了孩子们学习陶瓷美术的积极性,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励着他们要实想实干,脚踏实地的为梦想"塑形"。
文/杨雅斐
图/娄一尹
http://www.dxsbao.com/news/1101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