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响应国家关于乡村扶贫支教的号召,福州大学化学学院“仰峰善源,咸村寻梦”实践队深入咸村中心小学开展支教行动。实践队给孩子们带去了趣味手工、奇妙手语、别样手语等形式的创新教学,力求推进学校全方位发展的教育平台建设。
破冰团训,是距离感的消除
在假期重返课堂的学生们来自不同年级班级,为了拉近同学们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了解认识,实践队将自我介绍与游戏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破冰团训活动。
首先开始的是“萝卜蹲”小游戏,九位小老师带领着各自队员进行PK。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从最初的羞涩,再到后来的放声大笑,小小团训在拉近孩子之间距离的同时,更打破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之后“贴膏药”游戏更在相互追赶之中增添了师生之间的默契,“来贴我,来贴我”,孩子们兴奋的叫喊声、阵阵笑声回荡在校园中。山中孩子的纯真与可爱在一言一语间展露无遗,队员与学生间的情谊也在一点一点地萌生。
科学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实践
为了使孩子们对科学有更深刻的认识,实践队将双氧水、碘化钾、色素、催化剂等耳熟能详的化学试剂带入课堂,并现场演示了“大象牙膏”的制作。有趣又神奇的化学实验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视线,有些同学甚至站起来看,生怕错过有趣的实验现象。喷涌而出的大象牙膏,不仅点亮了他们纯真的笑脸,更点燃了他们对于化学以及科学的热情。老师操作结束后,更有不少同学排队轮番向老师请求亲自动手实验。实践队希望孩子们带着对科学的这份探索和热爱奔向远方。
物理实验课堂上,实践队队员利用大气压原理用纸片拖住水、利用伯努利原理用两根吸管产生喷雾等实践,这使得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老师老师,我成功了”一些小朋友经过数次尝试过后最终成功完成实验,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心和不断探索的热情是这所蛰伏于山间的学校的最宝贵财富。
别样手语,是肢体与团结的教学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优美旋律辅以清脆的童音,孩子们悠扬的歌声在校园内久久缭绕。学生们初步掌握歌曲后,令人期待的手语教学如约而至。面对新一门“语言”,孩子们没有丝毫的畏怯,他们在老师耐心的教学下认真地比划着,嘴里还不停地呢喃着歌词。但当节奏配合上手语的时候,孩子们渐渐变得手足无措,实践队便全体出动,手把手地教学。“我希望自己可以学会手语,以后能够和聋哑小朋友对话”班上的谢雨彤同学在说到学习手语的感想时说道。
分组进行手语比赛的环节中,如何让整个队伍的动作都做得整齐划一等问题的存在极大地考验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默契、团结合作是一个集体中不可或缺又难能可贵的精神,实践队在授课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份精神融入比赛,传递于每个人心中。
特色手工,是“第二课堂”的丰富
实践队员在支教过程中,深入了解咸村中心小学的教学机制。他们了解到,学校目前更加注重对孩子语数英三大主科的培养,而缺乏对美术、科学等“第二课堂”的充实和丰富。为弥补该校的教育短板,支教队创新性地开设了3D绘画课。充满立体感的3D画、黑白两色的颜色填充,改变了小朋友心中对美术的印象。尽管初次接触这番新事物,但同学们均表现出了极浓的兴趣,“老师老师,那条线要跟谁平行”、“老师老师,这个颜色的渐变要怎么画”,教室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呼叫声。尽管下课铃声敲响,但依然没有人挪动座位,而他们要求再多点这种课的热情更是出乎了队员们的意料。咸村的七月很热,只有小风扇的教室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坚持使实践队认定这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仅如此,实践队还开设了制作海洋瓶的手工课。“咦?这是要做什么呢?”当小朋友看见老师分发的针筒和布丁瓶时好奇地问道。而当队员们亮出了五彩斑斓的水晶宝宝后,孩子们瞬间被这样缤纷绚丽的小物件所吸引。在队员们耐心的示范与教导下,一个接一个兴奋的喊叫声回响在小小的实验室里。“老师快来,我们做好了!”当孩子们一个个高高地举起自己的海洋瓶时,他们欢喜的笑容打动了实践队全体成员。
奖励机制,是对积极性的提高
老师们还在教学课堂中针对性地设置了竞赛和奖励机制,此举在增加孩子上课积极性的同时,更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连不少生性内敛的孩子们也被活跃的气氛调动了起来。“这个年纪的孩子要的真的不多,只要一张奖状、一点小糖果、一个小玩具,就可以使他们满足。只要肯下功夫,就可以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慢慢地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队队长叶颖玥如是说道。
“老师们辛苦了,老师常回来看看我们”等祝福的话语被学生写在了黑板上,那些辛劳和疲倦顿时化为感动与不舍。当孩子们许下“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向着老师们看齐”的承诺,实践队队员们知道,他们在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上奉献了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文/叶丽云图/刘宇娟审稿人/化学学院团委书记蓝荣聪)
联系方式:13290742237
http://www.dxsbao.com/news/1105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