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为构建“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发挥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巢湖学院校地共建社区志愿服务建设调研实践团于7月21日赴巢湖市凤凰社区开展爱心义诊活动。在社区负责人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社区“张海迪”——胡春梅,她依靠社区提供的改造版轮椅、一只灵活的左手还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心灵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她的动人事迹感动了团队每一个成员,因此,团队决定于7月23日再次探望她,听一听她的五十载岁月。
这是我们第二次拜访她家,第一次,她坐在轮椅上,身体倚在轮椅前的挡板上,笑嘻嘻地伸出手配合医生为她量血压、测血糖。当时我们作为志愿者,以志愿者的视角给予她同情的目光。第二次,她坐在轮椅上,向我们诉说她五十年的光阴,事先准备的采访提纲在她的“演讲”下都显得那么浅薄、苍白。她声音缓慢、绵长,每句平淡的话语都仿佛千言万语。而我站在她身侧,倾听着,此刻我们看向她的眼神不再带有同情,她在我们眼里是师者,是值得尊敬的长者,也是让人想要深交的朋友。
她从小生活在农村,家中兄妹多,一家子生活在一个六平方米的一个没有玻璃的窗户的草棚子里,一到梅雨季节家中都是积水。一岁时,她因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重度残疾,从竹椅到轮椅,她从未如常人一般站立过。八岁前,她帮助家中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农活。八岁时,父母为她找了人生第一份职业——编织渔网。一直到她二十二岁,她都没有上过一天学。
在她的记忆里,似乎整个童年与青年岁月都在一段渔网中度过,所有渴望都被笼罩着。
长时间维持一个坐姿往往让她的身体承受不了,她缓慢地用左手调整了一下身前的棉垫子后,说道:“二十二年,我从来没有碰过书,也不认识自己的名字,我连笔怎么拿都不知道……完完全全不知道。对于周围人来说,读书是为了就业,为了上大学……所有人都知道我不可能出去工作,所以我不需要读书,读书就是浪费时间。”那个狭隘的年代束缚她对知识的渴望,她困在其中,直到一个朋友的出现。那是一个老式的收音机,她觉得,这是第一次有“朋友”这儿概念进入她的生命里。她只有这一个朋友,她很想用“朋友”这个词,但是她不会写这两个字,这种无力感犹如一个催化剂,对知识的渴望,对交流的渴望开始生长。
她很绝望,甚至“不想活了”,她看到身边的所有人都把未来的路走得敞亮,但是她看不到光亮,整日蜷缩在阴暗的草棚里。
她的异样被细心的妹妹捕捉到了。妹妹知道她最爱听广播,而且有一档节目是她最爱听的,于是妹妹给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写了一封信:“……你救救我姐姐,我怕我姐姐不想活了。”当她从广播里听到主持人提到她、鼓励她,她对生命燃起了希望,她极度地渴望与那位主持人交流:“我怎么交流呢?不识字,没有电话。唯一的途径就是写信,但是我不会写,我渴望得不得了,但是我不会写字。”家里人怕她干扰其他孩子学习,不让她向兄妹们学习知识,她眼里始终没有落下的泪光不停地打转:“妹妹偷偷教我拼音,我才能给她(节目主持人)写第一封信,没有标点,没有分段,也没有正确的语句,全是乱七八糟的拼音。”
此后,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学会查字典,她开始用汉字夹杂着拼音偷偷地写信。右手因为病症不能灵活地执笔,于是就用左手写字,侧着身子伏在轮椅旁的长凳上,一笔一划地写,身体无法支持时,就用手腕支撑着长凳,托着下巴。“越写信也就越渴望交流,渴望学习。”
回忆起她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并获得2018年度合肥市第五届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一等奖的事迹,她激动地说:“当我说完‘谢谢大家’的时候,我特别开心,我没有卡壳,我完整地把我想说的说出来了。我的目标也达到了,梦想实现了!就是最后宣布奖项的时候,我也没有像那一瞬间那么高兴,因为我已经很满足了。”她眼含泪水地说道:“由于身体的原因,我不能与别人比较,我只能用原谅自己来压制身体带来的自卑。我只求超越自己,我就像一辆车,车开到什么地方、前方有什么阻碍我不能控制,但是我不能停。这就是我的追求。”
一开始学习是渴望交流,后来随着知识与眼界的增长,她对知识的理解也不断深入,她觉得,人一定要有自我追求,自我完善。她学会了使用电脑与智能手机;学会使用PS软件;学会平面设计;学会用微信认识许多朋友,与他们交流。在社区、社会组织和朋友的帮助下,她每天坚持不少于四个小时用于看书读报,收藏各类书籍100余本,涉及励志文学、名人传记、中外文学、哲学、中外名著、杂志等。这些书籍培养了她的自信,也激发了她融入社会的热情,她经常会参加一些投稿或征文比赛获活动,获得了众多奖项,在众多省、市级杂志与刊物上发表过文章。
采访的最后,胡春梅展示了她的读书架,还有专门为她改造的轮椅等,其中最让我们映像深刻的是她自己亲手改造的一个小物件,那是一把折叠伞的伞柄,断裂的一头横插着一个钉子。这个小物件的用处就像是延长了她的手臂,她用它“捡起”地上的鞋,拆掉轮椅上的脚踏板……她的母亲告诉我们,她虽然双腿不能走路,全身上下只有左手稍微灵活一点,但是,除了洗衣服,所有正常人的生活她都能独立地做好。左手写字,左手拿筷子,用左手支撑着上下轮椅,包括穿衣服与处理个人卫生问题她都能够不假她人之手,独立完成。
临别时,她拉着一位队员的手,慎重地说道;“我特别羡慕你们大学生,你们能够进入大学系统地学习知识,而我由于天生身体条件的欠缺,身体素质也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也在减退,学习对我来说是十分困难,学习的知识面也是狭窄的。我没有什么值得你们学习的,我唯一想对你们说的就是,珍惜现在的好条件,用你们天生被赋予的身体优势去学习,而不要贪图舒适,放弃了学习的机会。”
胡春梅——一位一辈子都离不开轮椅的人,她用她不屈服于命运的不断追求知识的精神,让灵魂实现了站起来的梦想。就像她说的:“人就是一个壳,精神面貌才是人真正的灵魂,这个精神面貌来自于文化。”(文/夏昕图/夏雨佳)
http://www.dxsbao.com/news/1175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