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器,扬中华文化
7月20日,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传递知识火焰,延续爱心火种”为主题,来到璧山高新区塘坊,并在儿童之家开展教育服务活动,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其历史非常的久远且文化底蕴丰富;通过练习毛笔字,可以达到修生养息,陶冶情操,锻炼毅力。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到这种深厚的文化,志愿者小分队决定此次开展毛笔字小课堂,使他们认识到这种文化,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在小分队队长的带领下,完成了人员分工、内容选择、物资准备等。
当志愿者到达儿童之家,便开始着手准备教室的布置,小朋友们有序签到,志愿者小老师领物资,当将毛笔分发给小朋友时,“老师,这是刷子么?”显然,在孩子们的世界中,这是一个陌生的小课堂,但正是由于陌生,才使得这节小课堂充满神秘而又充满中国色彩。

“这是一支毛笔。”当小朋友听到老师回答,原来是一支笔,便用使用普通的圆珠笔的方法去写字。当看到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粗细不均时,小朋友满面愁容,“为什么我是这样的,老师是那样的?”,在旁边早已学会老师教的抓笔方式的小朋友听到,便自己当起了小老师教他怎样去是用毛笔。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增长,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提高了他们的自信。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可以是老师,每个人都可以帮助其他人。

“哇!”一阵阵的惊叹声从讲台出传出,走近一看,原来是老师在写毛笔字,有棱有角,静静地呈现在宣纸上。中华之美,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为期3天的“三下乡”活动也在嬉闹与不舍中落在帷幕。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们收获颇丰,通过亲身的体察民情,认识当今的社会形式,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服务和奉献社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志愿者会一如既往的弘扬重师学子精神,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物。
http://www.dxsbao.com/news/1208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