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成立之初就与新中国在崇高理想、科学精神和价值理念上具有深度融合与共鸣,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基因。为有效挖掘、传承大工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大工红色基因内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追忆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学校团委与校友处的带领下,开展了这次以“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追忆
2018年7月17日早上8点,实践团的同学早早地来到与杨长贺老教授约定好见面的地点——材料馆等候,杨教授不久也如约而至。这个满头银发身体看起来却十分硬朗的老教授一进材料馆便连连感叹“哎呀,这个地方我真是太熟悉了!”。是的,对于1960年考入大工修读材料专业,1965年毕业后留校就职,一直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直到2002年才退休的杨教授来说,确实没有比材料馆更熟悉的所在了。
红色记忆
“我是抱着先过来看看,不行就走的心态来大工报道的。”说起1960年入校的情景,杨教授重回材料馆时兴奋的语调渐渐慢了下来。
1960年的大工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重点高校之一,在那个大多数人民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时代,考取这样的大学既是一个学子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普通家庭沉重的负担。那时的很多学子都因为家庭困难,即使考上了大学也不得不放弃就读。来大工报道时的杨教授只带了一条薄薄的被子,他不确定自己的家庭是否能够供自己完成学业,所以只拿上了最简单的行李。
幸运的是,成绩优异的杨教授一入学便评上了二等助学金,有了这17元的补助,除去学费和每月日常开销,还能略有剩余,杨教授这才决定在大工读下去。“评上二等助学金时给我高兴坏了,赶紧给家里打电话,把棉被给我邮来,我要在这里读书了!”
说起在大工就读的五年,杨教授说最深的感受就是每个人都会不断提醒自己,要不忘党的培养,要为祖国读书。那时的大工学生洗澡不要钱,每周能免费看电影,很多人因为领到了助学金才免于因家庭困难而退学,所以大家都有强烈的意识,要牢记党的培养,要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大工是新中国成立前由中国共产党一手建立的学校,这就决定了大工相较于那些在国民党领导下,甚至是更早的旧中国下建立的老牌大学有更多的爱党爱国的意识。就像杨教授说的那样,“一生交给党安排”。
红色摇篮
说起大工的发展,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屈伯川老院长、钱令希院士和刘长春教授三人,提到这三个大工灵魂人物,杨教授心中的敬意顿时溢于言表。
大工建校时间虽不比一些老牌高校早,但这所被党和人民寄予厚望的大学起点却非常高,建校初期的教授许多都是当时国内享有盛誉的教育家、科研人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屈伯川老院长。杨教授向我们介绍,以前的说法毛主席是骑马的级别,而“屈院长的级别是可以骑毛驴的哩”。
屈院长在教育界的影响、钱院士在科研方面的影响和刘教授在社会上的影响都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最难得的是,这些成就斐然且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家在生活中却是非常平易近人。杨教授说,屈老院长待人无论教授还是学生,从来都是十分谦逊的,“为人看起来非常忠厚老实,一点儿没有官方的架子。”
毕业后留校的杨教授一直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手抓,即使在担任材料系主任那最繁忙的十几年也依然如此。“绝对不能做脱产干部”是杨教授以及大工众多教授的共识。当我们问起为什么当了系主任后不让自己轻松一点,不专心做一些行政工作呢?杨教授告诉我们,“只有你的专业本事过硬,才有底气管好这个系。”
红色筑梦人
当谈到现在的大工人和老大工人有何异同时,杨教授显出十分感慨的神情,连连说道,时代发展地太快了。
杨教授就读时的大工是五年制就读,每周只有一天休息,那时的学生也不必修读计算机英语等科目,所以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专业实习。那时的学生也没有现在这样多样的休闲活动,最多就是在周末去看一场学校组织的电影,不时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农场活动。
当时学校还实行严格的淘汰率,只要挂科数达到三门就回被勒令退学,远高于现在的学业要求使得许多人无法顺利毕业。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那时的大工还明令禁止学生谈恋爱,一旦被发现就有可能被勒令退学。当我们问起学校为什么会有这种看起来过于严苛的规章制度时,杨教授只说了一句,“因为我们都是党培养出来的,就必须回报祖国努力读书。”。
而现在的大工人似乎缺少了那种受党培养,为报效祖国而学习的意识,对此杨教授说,我们和以前的学生相比要接受更多方面的素质教育来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虽然这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的专业知识储备较以往学生来说会薄弱些,但我们有着专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质,现在的学生有着以往大工人不具备的活力。
寄语
访谈接近尾声,我们向杨教授提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要对现在的大工学子嘱咐一句话,您会说什么?”,杨教授想了想,像交代即将出门远行的孩子那样缓缓说道:“做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专一,一定要脚踏实地。”
这次通过与杨长贺老教授的深入交流,我们窥见了他们那个时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他们质朴、艰苦的生活作风让我们感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对学习的刻苦、专一的态度让我们肃然起敬;最重要的是,他们心中那份为国为民族的家国情怀实在让人动容,因为这朴实的信念里就蕴含着我们不断探索的大工“红色基因”的本质。
http://www.dxsbao.com/news/1252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